议题联盟更具灵活性 所谓议题联盟,是指国际行为体在某一跨国议题上存在利益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并据此自愿形成的一种合作形式。这里的国际行为体既可以是国家行为体,也可以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等)。议题联盟是联盟(Alliance)的一种新形式。它与传统意义的联盟即政治或安全联盟既存在着某些相同点,比如,联盟成员可以是跨地区的、跨社会制度的、跨意识形态的、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也存在诸多不同点。 第一,议题联盟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低位政治,如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贸易与投资问题、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攸关国家利益,但常常并非核心利益,因此围绕相关议题的博弈比较容易达成妥协。而传统的联盟主要涉及政治、安全等高位政治。对联盟问题有精深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就曾将联盟 “界定为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之间安全合作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从沃尔特在《联盟的起源》这本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的内容设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他笔下的“安全”(security)指的是传统安全,属于高位政治范畴;他所论及的联盟自然也就只能是传统的联盟了。奥利·霍尔斯蒂(Ole R. Holsti)、特伦斯·霍普曼(Terrence Hopmann)和约翰·沙利文(John D. Sullivan)等人的研究也属于传统安全。由于传统安全问题与国家核心利益的关联度极高,因此相关的国际合作不易达成。 第二,议题联盟一般不需要以正式的国际文件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尽管传统的联盟也存在某种非正式的关系,比如,沃尔特在《联盟的起源》一书中就写到:“在美国和以色列之间从来就没有正式的条约,但没有人质疑这两个国家之间相互承担的义务的水平。……同样,苏联和埃及之间直到1971年间也没有签订正式的条约,但之前显然是紧密的盟友关系。”但更多的或主要的是国家间的正式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是通过为联盟所有成员国共同认可且得到各国立法机构批准因而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文件而建立起来的。比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北大西洋公约》,东南亚国家联盟有《曼谷宣言》,等等。形成和维系传统的联盟关系通常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行政成本和机会成本。而议题联盟基本上不需要正式的国际文件,它往往通过双边会谈、口头承诺甚至是实际行动等方式而达成,对联盟成员的约束力较低,也因此只需要很少的时间成本、行政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三,建立议题联盟也需要成员间相互信任,但程度上总体偏低。信任对于联盟的形成和维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工具价值角度看,信任可以减少联盟成员对彼此投机行为的担忧,从而对相互关系的未来产生稳定预期。一般而言,传统的联盟的信任度都比较高,因而联盟的稳定性总体上都比较高,存续的时间也都比较长。比如,北约、日美同盟等传统联盟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短期内仍看不到解散的可能。比较而言,议题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一般都不高,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瞬时信任。这种状况自然会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因而这类联盟存续的时间相对较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