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略论犹太人复国成功的原因(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路振光 参加讨论

其次,《旧约》把巴勒斯坦地区说成是犹太人必得的神赐之地,为其返乡复国提供了依据和借口。早在亚伯拉罕初到此地时,耶和华就向他许诺:“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摩西时代,神主再次申明:“要把他们寄居的迦南地赐给他们。”以后,神的恩赐又有所扩大,“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境界”⑤。对于《圣经》就是生命的犹太人来说,上帝的许诺是必定要实现的。况且,巴勒斯坦是他们历史上唯一的长期定居之地。这怎能不使他们耿耿于怀呢?19世纪末,当英国政府提议把东非的厄立特里亚作为犹太人的安置地时,出乎意料地遭到犹太人的普遍反对,原因就在于此。
    其三,《旧约》反对族外婚,主张集团内婚制,保护了犹太人的民族纯洁性。当希伯来人占领巴勒斯坦之后,其首领约书亚就明令禁止外婚。但民族融合是一股巨大的历史潮流,异族通婚的现象在希伯来人中也时有发生。对此,犹太教进行了有效地抵制。在“巴比伦之囚”返回巴勒斯坦时,不少人带回外邦女子为妻。先知以斯拉立即纠正了这一问题,有100多人“出其异族之妻”。 接着先知尼希米进一步纯洁其同胞,并对擅自娶异族之女者给予惩罚。由于犹太教坚决反对异族通婚,从而使犹太人“在生活方式、精神和宗教事务上养成自愿与异族分离的习惯。这个习惯在以后的若干世纪中维护了这个民族的独立”⑥。
    其四,犹太教保存了希伯来文化和语言。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流散各地的犹太人迫于压力和实际需要,不得不使用当地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宗教事务中却坚持使用希伯来文字和语言。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古老民族的文字被人遗忘而变成死文字。然而,今天“访问以色列的人也就会注意到,在所有的招牌和报纸上都有希伯来文,也听到每个人都说希伯来语”⑦。可以想象,犹太人如果失去了民族文化,分别使用寄居地的文字和语言,那将会给他们的共同生活和重新立国带来多大的障碍。
    上述四点足以说明,犹太教为其民族复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它是犹太人长期流散生活中的精神食粮,维护民族生存的命根子。
    
    显而易见,犹太人同巴勒斯坦地区有着深远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因宗教的渲染而更加根深蒂固。这构成了犹太人返乡复国的历史必然性。只要他们不忘却历史,只要犹太教在他们的生活中不消失,返乡复国的愿望和行为就不会置之脑后。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会付诸实施。
    这样的时机终于来到。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和重商主义时代以后,犹太人在商务活动中表现出的才能,受到欧洲各国统治者的青睐。随着他们在欧洲社会中经济作用的增强,其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以至于有人成为统治者的财政顾问和政治顾问。这时犹太人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破晓。
    18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是犹太人苦难历史的转折点。法国新政权从“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同时也是为了报答犹太人对革命的支持,宣布犹太人为法国的自由公民。继之,西欧许多国家松弛了对犹太人的控制。到19世纪中期,澎湃于整个欧洲的民族主义浪潮,进一步刺激了犹太人返乡复国的传统观念,于是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分子所推动的政治复国运动。1897年,“世界犹太复国组织”在瑞士的巴塞尔成立,成立大会宣布,其政治纲领是动员世界各地犹太人返回圣城耶路撒冷,在巴勒斯坦重建一个“犹太自主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又从正反两方面推动了犹太复国运动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大英帝国企图借助犹太人的复国,向中近东扩张。1917年11月,英国战时内阁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⑧。堪称世界一霸的英帝国的明确表态,犹如一颗定心丸,使犹豫不前的犹太人蜂拥巴勒斯坦。二战期间,希特勒分子嫁祸于犹太人,对他们实行野蛮的民族大屠杀,有600 万男女成为纳粹暴徒的刀下鬼,幸存的犹太难民纷纷离开欧洲,流向巴勒斯坦。
    这些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侵占了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导致这一地区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日益加剧。在这种局面下,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与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问题,唯恐因小失大。于是英国开始限制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正当英国关闭巴勒斯坦的大门之时,美国政府为了把势力插入中近东地区,对犹太人的复国事业给予了极大支持。二战后,美国几次发表声明,敦促英国继续开放巴勒斯坦。
    1947年,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联合国第二届大会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建建立两个独立国家:一个是面积1.1 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面积1.4万平方公里的犹太国家。次年5月15日,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不久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而联合国分治计划中决定要建立的阿拉伯国家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至此,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剧宣告结束,返乡复国的奇迹终于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完成。但是,这一奇迹是建立在阿拉伯人新悲剧之上的。从此,生活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阿拉伯人惨遭非人的政治待遇,呻吟在水深火热之中。
    注释:
    ①(以色列)阿巴·埃班著、阎瑞松译:《犹太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69页。
    ②③阿巴·埃班:前引书,第133、130页。
    ④《旧约·尼希米记》第9章。
    ⑤《旧约·创世纪》第12章;《出埃及记》第6章;《约书亚记》第1章。
    ⑥阿巴·埃班:前引书,第69页。
    ⑦[美]纳达夫·萨弗兰著,北大历史系译:《以色列的历史和现状》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31页。
    ⑧编写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