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人伊斯兰化的历史进程
西突厥人伊斯兰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突厥人接触和了解伊斯兰教时期。这一时期从阿拉伯人征服中亚的8世纪初期(705年至715年)起, 到萨曼王朝建立(874年)止,经历了一百多年。在这期间, 河中的统治者们是巴格达哈里发派遣的总督。当时哈里发和这些总督们实行一种保守的政策,他们一方面沿阿姆河、泽拉夫善河和锡尔河河岸修筑长城和壕堑,以保护河中文明区域不受突厥人的入侵。另一方面,他们派遣教团到突厥人中去传播宗教。据雅古特报道:“希沙姆哈里发(724-743年在位)派遣一个阿拉伯使团前往突厥,目的是建议他们皈依伊斯兰教。可汗在使节面前检阅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以后他对使节说,在这些人中没有任何手艺工人--即理发师、锻工、裁缝。”①看来这位可汗对伊斯兰教不感兴趣。据《瓦里汗诺夫全集》记,9世纪时, 著名的伊斯兰传教士有舍里·哈山·巴斯里和阿布·纳斯尔·萨曼尼。有关初期传教士的记载不多,他们的作用也不大他们仅仅使突厥人知道河中的新统治者们在推行一种与他们所知的袄教、基督教和佛教不同的新宗教。 咸海北岸草原上的突厥人真正了解伊斯兰教是通过花刺子模和粟特的商人们。河中地区和阿姆河下游的花剌子模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咸海北岸的草原在地理和经济上有着悠久的、不可割裂的联系,伊斯兰教就是通过这两个地区向突厥草原传播的。早在伊斯兰时代以前,中亚的花刺子模和粟特人(河中定居民)就与草原上的突厥人有着贸易交往。有些商人长时期居住在定居文明区与草原交界的地区内,久而久之,这些地区成了粟特人和花刺子模人的殖民区。这种殖民区从锡尔河中游和下游以东,一直达到中国境内的罗布泊。在阿拉伯总督统治河中时,河中的大多数居民已经成了伊斯兰教徒,他们仍继续着前伊斯兰时代所从事的贸易和殖民活动。以后,这种殖民区有些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在锡尔河下游就有三个这样的城市;毡的、库瓦拉和养吉干。锡尔河中游有赛蓝城、塔拉斯城和楚河流域上的八拉沙衮城。这些城市里的大多数居民是已信仰伊斯兰教的粟特人。而这些城市的统治者仍是突厥人。这些殖民性质的城市,实际上是突厥人和河中商人们交换产品的场所。在这种农牧贸易中,游牧民显得更加迫切,他们常常是不等商人们来到草原上,就把畜群赶到这些殖民城市里来。这样他们便逐渐熟悉了伊斯兰教徒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活动。为了与这些商人们结成比较牢固的关系,突厥游牧民开始接受伊斯兰教。可以说,锡尔河沿岸的这些殖民城市是突厥人学习伊斯兰教的学校。 伊斯兰教的物质文明是吸引突厥人接受伊斯兰教的主要因素。除此而外,伊斯兰教的教义也容易为突厥人所接受。首先,伊斯兰教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教义,以及关于天命的观点,与突厥人原始的萨满教有共通的地方。根据萨满教,宇宙分为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恶魔所居。据《古兰经》,伊斯兰教也有天堂和地狱。正直的人被送到天堂里去,受罚的人则进入到处都燃烧着烈火的地狱。关于权力,《古兰经》认为是来自安拉:“安拉呀!国权的主呀!你要把国权赏赐谁就赏赐谁;你要把国权从谁手中夺去,就从谁手中夺去;你要使谁尊贵,就使谁尊贵;你要使谁卑贱,就使谁卑贱,福利只在你的掌握里;你对于万事,确是万能的。”②这一天命观也反映在突厥人文献中。突厥文《芯伽可汗碑》上记:“朕是同天及天授突厥毗伽可汗”;“承上天之志,历数在躬,朕立为可汗”,“因天赋以力,吾父可汗之军有如狼”,“同此上天谓突厥民众之名誉不当销坠,今又立朕为可汗”③。由此可见,关于天堂、地狱,以及天命观,对突厥人来说,是很熟悉的观念。其次,伊斯兰教关于神和人的概念对在经济上依赖农耕地区生存的游牧突厥人来说也是易于接受的。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创造者”、“供给者”和“保护者”,它的主要属性是谅解和怜悯。安拉一方面运用力量和权能,另一方面运用仁慈和怜悯以“供给”和“保护”人类。这对于丧失了统治地位的突厥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另外对人的平等概念也为突厥牧民们所响往。伊斯兰教认为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关系。根据这种观念,一切人皆是平等的,身世和地位无关重要。在真主面前,主人和奴隶是平等的,只要有才干和对主人忠诚,就可重用。阿拉伯人统治中亚后,许多突厥人被论为奴隶,这些突厥奴隶在皈依了伊斯兰教后成为阿拉伯统治者的雇佣军,在巴格达还成为哈里发的卫队,有才干的突厥奴隶还在伊斯兰教国家身居要职。这些突厥奴隶地位的转变,对那些还在草原上游牧的突厥人是有榜样作用的。他们也希望通过接受伊斯兰教,以他们的骁勇善战为阿拉伯人效劳,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伊斯兰教是一种朴素的宗教,又是一种实用的宗教,适合于突厥人的文化水平和民族进取精神。突厥人在建国之前(公元6世纪以前),还是一支没有文化传统的落后民族。建国以后,在与中亚居民的交往中,接受了文明。但是文明程度并不高,在8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对于基督教的原罪说是难以理解的。伊斯兰教教义朴素,容易理解,仪式也很简单。再加上伊斯兰教号召穆斯林:“切勿对安拉的慈悲绝望”,要以安拉之名,永往直前。与佛教相比,这种思想更适合于突厥人的进取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