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距今8千多年的绳文文化时期到公元6世纪前后的古坟文化时期,日本列岛上的民族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无文字历史阶段。由于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所限,古代外部发达民族对它的了解或历史记述也寥寥无几。因此,有关日本民族早期形成过程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日本及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绳文文化时期是指从距今7、8千年至公元前2世纪的历史时期。 从考古出土的贝塚等遗物来看,当时日本人正过着穴居的生活,流行拔齿、屈葬、刺青等风俗习惯,经济状况属以渔猎为主的攫取经济类型。到了公元前1、2世纪,即绳文文化的晚期,日本列岛上的经济生活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它基本上抛弃了数千年来一直缓慢发展的渔猎经济,而一举跨入发达的农业社会。稻米成为当时的主要食物,而在劳动工具方面,也在短暂地经过磨制石器、木器和青铜器阶段后,一跃就跨入了铁器时代。从这一时期到公元3世纪,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弥生文化时期。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指出:“由绳文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原有的绳文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的外来民族”。3世纪到7世纪,是日本无文字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考古出土的大量古坟为特征,被称为古坟文化的时期。古坟文化一般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坟墓多为简单的圆形,或利用丘陵地带建造前方后圆形。殉葬品大都是铜镜、剑、玉器、石钏、铲形石及车轮石等与祭祀有关的物品。与前期古坟相比,后期古坟的规模一般都异常宏大,内部结构和殉葬品等也另具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期古坟殉葬品中,除了有兵器、马具和各种生活用品的石制模型外,还有大量鸟兽、饰马、房屋、男女人等石制冥器。这一特征与弥生文化或前期古坟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考古学者八幡一郎这样指出:“弥生文化及前期古坟文化同后期古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别,不仅表现在现世的生活方式上,而且还大量地反映于死后的世界观方面。前者所表现出的温和的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完全被后者那充满争夺气氛的马上游牧民族的特征所代替了。”总之,日本列岛上的原始民族经历了三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此,研究者们从考古学、人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角度,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假说和推论。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形成几乎都要经过语言的同化或融合的过程,而且在统一后的语言系统中会不同程度地残留着原民族的某些语言特征。因此,对语言构成和内涵的分析,便成为揭示各民族早期形成过程的一种必要手段。 1786年,英国语言学家William·Jones发现印度半岛上的原始语言梵语,同欧洲的希腊语、拉丁语出自于同一祖源,从而揭示了这些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其后,语言学家们又对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语言进行了谱系类型分类。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语言学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为人类学关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由于日语中大量混杂着外部民族语言的基本要素,因而,日语的谱系类型划分,在语言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难题。最近,语言学者安本美典在对日语基本词汇的构成,进行统计语言学处理时发现,日语由来自四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即日语的四个层:(1)古东亚语层。包括朝鲜语、 阿伊努语等跟日语同语序的语言,是日语中最原始的一层。它从语法和音韵等构成了日语的骨架。(2)印度尼西亚语、柬埔寨语(克美尔语)层。这一层是在绳文文化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日语一般性词汇。(3)缅甸系江南语层。(4)汉语层。安本美典的统计分析表明,日语并不是单纯的语言,而是由多种语言组合而成的语言混合体。 依据地质学研究,直到旧石器晚期,即冲积期以前,日本并不是象今天这样的岛国,而是通过北海道和库页岛与东西伯利亚相连接的一片土地。因此可以说,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东亚大陆和日本列岛之间,无论是原始人类还是野生动物,都有着相当频繁的往来。考古学者加藤晋平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日本人的血液类型最接近贝加尔湖附近的土著居民,而且,日本绳文文化人的某些渔猎文化特征,特别是巫术和熊祭等礼仪,在现今东西伯利亚地区土著居民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这说明,日本人同该地区的原始居民之间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文化人类学研究证明,新石器时期前后生活于东亚大陆北部的原始人类为太古胡狄人,他们操太古胡狄语,即原始阿尔泰语。安本美典在研究绳文时期日本人的语言问题时指出:“距今5、6千甚至1万年以前, 在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生活着一支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他们使用的是从蒙古祖语分化出来的‘古远东亚洲语’,它包括今天的阿伊努语、朝鲜语和日语等”。①安本美典所称的蒙古祖语,指的就是原始阿尔泰语。今天阿尔泰诸语言的分布地区,自亚洲东北起,经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诸省,再到蒙古、中亚、南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及土尔其,最后到近东和巴尔干半岛。 阿尔泰诸语言同日语在形态方面极其相似。如在语音方面,(1 )词首不能有两个以上的辅音连缀。(2)单词不能以[r]音起首。(3)具有元音和谐现象。在语法方面,(1)具有粘着语特征。(2)具有后置词。(3)谓语位于句末。(4)修饰语位于被修饰之前等等。日本的语言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有关比较研究。在早期研究中,服部四郎的“水深测量”颇具代表性。所谓“水深测量”,系指在尚未完全确认某种语言的祖系来源时,对其周围语言的所做的普遍性调查。服部四郎的“水深测量”采用了美国语言学家M·Swadesh氏的“量表”。M氏“量表”共由100个基础词汇构成,下面分别是日语同朝鲜语和蒙古语的测量情况。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