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也论丰臣秀吉侵朝战争的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疆学刊(哲社版)》 宗惠玉 金荣国 参加讨论

丰臣秀吉于1592—1598年发动了侵朝战争,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丰臣秀吉及其中央政权,主要是为了通过实行临战体制,以加强对农民和地方大名的中央集权统治而发动侵朝战争的”,虽然也认为“满足部分地方大名、武士的领土欲求和城市商人控制东亚、南亚贸易的愿望,以及实现丰臣秀吉个人的“专制君主欲望,也是丰臣秀吉政权发动侵朝战争不可忽视的原因”①但,这里显然把前者作为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主要原因,而后者作为次要的原因了。笔者看法不同,特提出商讨,不对之处,指正。
    一加强对农民和地方大名的中央集权统治不是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主要原因
    首先,这时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处于相对缓和时期。
    不容否认,在战国时代、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不时发生,1485年至1493年山城国起义和1473年至1580年一向宗起义就是明显的例证。但这些起义距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已经是100年前或10余年前的事了。1587 年发生了九州肥后北部农民起义,1590年东北地区发生了南山、庄内、仙北由利、葛西大崎和贺稗贺起义。但这些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而且起义的规模小,影响也不大。总之,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前后,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由战国时代初期的大规模起义,矛盾冲突,逐渐走向缓和。如果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时候,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十分尖锐,甚至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严重危胁丰臣秀吉政权的存在,丰臣秀吉怎么敢冒险发动侵朝战争呢。丰臣秀吉正是选择了农民和封建主的矛盾处于相对缓和这个最好的时机才发动侵朝战争的。
    在动乱时代,战国大名们为了兼并邻国,扩大自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加强领国内的封建统治,以立于不败之地,采取了许多加强控制农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缓和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矛盾的措施。诸如“兵农分离”、“检地”、没收农民手中武器、调查人口、防止逃散、奖励耕垦、兴修水利等措施。历史证明,这些措施在加强控制农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以及缓和农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方面确实起了积极作用。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过程中,以及在统一后的一个时期内,为了增强自己实力,击败对手,取得统一战争胜利,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权,积极吸收和发展战国大名加强控制农民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如在1582年首先在领地内实行“检地”。1586年规定农民不许任意迁徙。1588年颁布收缴农民武器的“刀狩令”。1588年在肥后治水开田二千余町,强迫游手好闲的人回到土地上,把130 余名阴阳师集中到清洲城开荒、兴修水利等。实行这些措施的结果,牢牢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削弱了地方封建主的土地所有权和力量,巩固了丰臣秀吉的统治地位和政权,缓和了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的矛盾。
    虽然在侵朝战争发生以后的1595年强制推行“检地”活动,以及“御前帐”、“村清制”、“人扫令”等措施。但这也不能看作是丰臣秀吉想通过临战体制,来控制农民的依据。因为“太阁检地”不是一下子在全国普遍展开的,而是在1582年开始,分三个阶段逐渐完成的,所以应从“检地”这一措施的历史连续性去看。特别是侵朝战争爆发后,不但朝鲜人民奋起反抗,明朝也派出了援朝御倭军队,在东亚形成了日本与朝、明两国的激烈对抗,日本能否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抑或被朝、明两国击败,还是个未知数。日本和朝、明两国的战争,关系到日本的前途和命运,是日本统治者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日本国内的一切矛盾都是从属于侵朝战争这一主要矛盾的。为了保证战争胜利,丰臣秀吉必然要加强日本国内的统治,使其保持稳定。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日本国内的一切力量支持侵朝战争,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是丰臣秀吉保持国内稳定,保证财源和兵源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丰臣秀吉在侵朝战争过程中强制推行“检地”活动以及其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措施。这些都是为了击败朝、明联军而采取的最重要的国内措施之一,都是为战争服务的。
    因此,通过实行临战体制,以加强对农民的中央集权统治而发动的侵朝战争的理由是不正确的。
    其次,这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处于相对缓和的阶段。
    1467年至1477年(应仁1——文明9)间发生了“应仁、文明之乱”,从此开始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出现了守护大名、守护代、国人等凭借武力或权术,在战乱中代替自己主君的混乱局面。有的守护大名宣告独立,有些商人或食客也参与兼并战争,这就是新兴的战国大名。他们“下克上”,为乱各地,互相杀伐,争战不已。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城占地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以激烈的战争形态表现出来,在长期的战乱中,战国大名为了打败对手,取得胜利,在自己领国内实行了家臣团,家法制度,以及“检地”等其他措施。以此打击领国内的小封建主,巩固领国内的统一,增强对外战争的实力。在长期兼并战争中,为数众多的战国大名和封建主逐渐被消灭,到十六世纪中叶已经出现了地域性的统一。地域性的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此基础上,又经过数年战争,一些实力较大的战国大名、大封建主又被消灭或打败,终于在1590年统一了日本,结束了长达100余年的战乱,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的相对和平时期。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是在战国大名不断被消灭,被兼并,逐渐减少、削弱的情况下实现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有力量的战国大名所剩无几,不论那一个都无法与其分庭抗礼,以决雌雄。否则他就不能完成统一。所以,以丰臣秀吉为首的日本大封建主所建立起来的政权是巩固的。虽然个别大封建主心存不服,甚至拒不执行丰臣秀吉的命令。如德川家康拒不推行“刀狩”。丰臣秀吉的官员也不能进入德川家康领地“检地”,但后来他还是派兵侵朝了,说明他仍是臣服于丰臣秀吉的。而其它绝大多数大封建主更是臣服丰臣秀吉的。从战国初期刀兵四起、互相征伐,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大封建主内部的矛盾,不是越来越尖锐,而是愈来愈缓和。日本统一这一历史本身就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已经从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进入了相对缓和时期,和平统一是主流,是本质,是统治阶级内部重归于好的外部表现形态。丰臣秀吉正是抓住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比较缓和、国家统一、政权比较巩固的时机,才发动侵朝战争的。侵朝战争长达七年之久,虽然丰臣秀吉政权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还是比较稳定的,还能集中力量应付战争。丰臣秀吉死后,政权仍然操纵在丰臣氏后裔之手,经过1600年的“关原之战”,德川家康的统治在1603年最后确立。这些史实也说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以后的一个时期内,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缓和的,大多数封建主还是拥护丰臣秀吉的。因此,统治阶级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力量,才能做出侵朝战争的重大决策和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