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日本古史里的“吴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韩昇 参加讨论


    在日本古代文献里有不少关于“吴”的记载。《日本书纪》中的这些记载,主要集中出现于应神到雄略大王时期。根据天皇世系表,该时期共有应神、仁德、履中、反正、允恭、安康和雄略七位大王。而据中国史书记载,此时期与中国交往的有讚、珍、济、兴、武五位大王。至于他们分别相当于那几位大王,目前尚无定论,日本史学家采中国的记载,笼统地称该时期为五王时代,年代上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晋到梁。①吴字按照日语音读应为“go”,但这里却读作“Kure”,与“暮”字音通。“暮”字意为日落,延伸为西方的意思。《隋书·东夷列传》载大业三年(607)倭国使称隋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日本书纪》推古天皇16年(608)载日本致隋朝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十分明显,日本将中国视为西方大国,而吴则是指中国江南的国家。但是,这一传统的解释,受到部分学者的反对。他们主要从语音学的角度,研究“吴”字读音的起源,特别是研究日语和朝鲜语的对音,认为“吴”应是朝鲜的古地名,而来自吴国的移民自然应该是朝鲜人。随着朝鲜史研究的长足进展,以及日、韩间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密切,把日本文化中的大陆因素归结为朝鲜文化的倾向,似乎日渐明显;而韩国学者参与对此问题的讨论,也加强了这一趋势。
    日本文化中的北方因素,历来备受重视,研究者众。而对南方因素的研究,则要薄弱得多。日本杰出的民俗史学家柳田国男氏在其晚年的力作《海上之路》一书中,倡导研究南方因素,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后数十年间,该问题仍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日本文化中,经由朝鲜输入的文化因素确实居主流地位;另一方面,朝鲜与日本通航容易实现,而通过南方海路与大陆往来则被认为是不大可能的。看来,处于科技发达时代的今人,往往低估了古人的活动能力。近二十年来,中国南方考古发掘的成果和区域史研究的重大进展,引起日本学术界的关注,海上之路又重新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1991年,日本的“黑潮漕破远征队”,在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熊本水濑氏的指导下,乘双人木舟,顺着太平洋北上暖流,重新航行海上之路。他们用18小时横穿台湾海峡,再从台湾省花莲港出发,成功地划过1500公里的海路,抵达日本九州南端,用事实雄辩地证明,在古代的航海条件下,从中国南方直航日本是完全可能的。1989年,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宝来聪氏对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证明,日本民族在其体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大陆南方的因素。②中国学者对古代江南与日本的交流也很重视。例如,王仲殊氏对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研究,证明早在3世纪,江南就同日本存在着直接交往。那么, 日本古史所载的吴国是否就是指中国的江南地区呢?下面我们认真地来作一番研讨。
    
    日本学术界对古史所载的“吴国”系指何处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吴”指的是中国的江南及其文物制度。本居宣长氏及传统的古代史学家大都持这种见解。岸俊男氏指出,“吴”不是指中国三国时代的吴国,而是南朝的总称。③
    第二种意见认为,“吴”字的读音来源于“句丽”(高句丽),即由Kuri演变而来。而且,吴国移民居住于大和国高市郡,此地曾设置过高丽人的小身狭屯仓和韩人的大身狭屯仓,故“吴”指的是高句丽。其代表性的学者有上田正昭氏和金锡亨氏。
    第三种意见认为,“吴”指的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旧加罗地区。持这种见解的学者有山尾幸久氏和金廷鹤氏。后者还进一步具体地指出“吴”即是百济和加罗的边境城邑求礼,两者的发音相同。近年,李永植氏从古代移民中的吴氏推演判断“吴”就是百济、新罗和加罗诸国争夺的边境山城久礼,直至6世纪中叶以后, 由于中国南朝文物输入日本,Kure才写作吴。④其文颇有牵强附会及史事年代颠倒之处,兹不一一指出。仅就其结论而言,如后面所述,日本与南朝的交往实际上到梁朝就已中断,则6世纪中叶以后南朝文物传播日本,从何谈起。
    在上述三种意见中,后两种均认为“吴”指的是朝鲜,至于指朝鲜半岛的哪一地,则意见不一。或说是北部的高句丽,或称是南端的加罗。其实,这两地在种族、文化和习俗上差异颇大,不可并论。显而易见,根据语音的比较和片断的史料推测“吴”指的是朝鲜,是不足为据的。
    那么,日本古史中的吴国究系何地?这里先将《日本书纪》中的有关记载引录于下:
    一、[应神]卅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丽国,欲达于吴。则至高丽,更不知道路,乞知道者于高丽。高丽王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导者。由是得通吴。吴王于是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妇女。
    二、[应神]四十一年春二月甲午朔戊申,……是月,阿知使主等自吴至筑紫。时胸形大神有乞工女等。故以兄媛奉于胸形大神,是则今在筑紫国御使君之祖也。既而率其三妇女以至津国,及于武库。……即献于大鹪鹩尊(仁德大王——笔者注)。是女人等之后,今吴衣缝、蚊屋衣缝是也。
    三、[仁德]五十八年,……是冬十月,吴国、高丽国并朝贡。
    四、[雄略]六年,……夏四月,吴国遣使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