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到近代发展为以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后来又形成了无产阶级的精典文化--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乃至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最文化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俄罗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它为专制黑暗的俄国带来了启蒙的曙光,以先进的思想启迪一代代革命者,同时也警视了专制统治者,从而推动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就此做一历史考察。 一 俄国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在历史上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依照西方的经济、文化模式进行的大规模改革。第二次高潮是19世纪20-70年代,即十二月党人等贵族革命家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及实践。第三次高潮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把该理论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彼得一世仿效西方的改革,开俄国引进西方文化之先河,他的改革为俄国现代化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7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极其落后,长期与欧洲文化中心隔绝并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国家。由于战乱频繁和灾荒连年,以及野蛮农奴制的束缚,使俄国的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国家统治方面,国家大权并未完全归于皇权一尊,皇权还处处受到大贵族特权和教权的掣肘,中央集权机构极不健全,传统的衙门制度流弊严重。俄国的文化教育也非常落后,全国识字的人数甚少,象莫斯科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市,其市民的识字率仅占23%①。宗教把持思想、文化、艺术领域,阻碍一切先进思想和科学的传播,东正教会宣布:“上帝憎恨任何热爱几何的人,它是一种精神上的罪恶。”②因此这种落后的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和俄罗斯民族的进步。俄国统治阶级内部以沙皇彼得一世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清醒地体察到了俄国落后状况,“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势”③,毅然抛弃俄罗斯守旧自大、闭塞因循的传统,仿效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实施自上而下的重大改革。 彼得一世自称是“寻师问道的小学生”率俄国使团亲赴西欧,考察了那里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回国后倡导和主持了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在政治方面,加强皇权的专制权力和中央集权制,整肃吏政。在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场制度,改良农业,发展商业。在军事方面,从无到有建立一支近代化正规军队。彼得在社会文化方面实施的改革最为引人注目,其社会影响也最显著。他试图使俄罗斯人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接受文明开化的西方文化的熏陶。他首先把俄罗斯人的胡须看作是俄罗斯落后的象征,明令禁止蓄须,甚至亲自动手为宫廷显贵剃除胡须。明令禁止穿俄式长袍,改穿西式短装,倡导欧洲宫廷礼仪和社会风范。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清除俄罗斯人的愚昧,主持创办俄国历史上第一所世俗学校,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份报纸,第一座公共剧院和第一个印刷所。他简化俄文字母,改革俄国历法,把西方近代科学著作介绍到俄国。他亲自主持编写《北方战争史》,签发第一道关于建立帝国科学院的诏令。社会风气的变化带动了全面的改革。 列宁说过:“彼得为了加快野蛮的俄国学习欧洲文化,不惜采用野蛮的方法和野蛮作斗争。”④彼得一世的改革和西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并不是赤手空拳地把俄罗斯转化为一个西方国家,他加速了这一过程,并且使这一过程朝更强烈的方向发展。”⑤彼得改革最可贵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他通过改革打破了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因袭封闭的俄罗斯文化传统注入了新鲜养份,使其深深地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自此俄罗斯文化便呈现出开放的特征,从而为俄国现代化的启动创立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彼得一世做为最高封建统治者,在历史发展趋势前,能够冷静思考,毅然决断,冲破一切阻力,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这种开放心理实为难能可贵。而且他这一品格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的后继者--叶卡特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但是彼得一世倡导改革和西化,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他的专制统治,因此改革只能是保守的改革,西化只能是有选择地西化,即他只引进西方文化的表层东西--科学技术、工场制度、教育体制、文化习俗等,而把西方文化的内核精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共和代议的政治制度一概拒之门外,这无疑又为俄国现代化设置了一层无形的障碍。而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3年)便承袭了他这一统治手段,表面极力倡导法国启蒙思想,倡导“哲学家与君主结合”的开明专制,而实质却仍在实行绝对专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