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洲与哈布斯堡帝国
当代世界,奥地利又重新令世人瞩目。这并非由于它有迷人的音乐,而是在政治学领域也开始唤起人们的兴趣。自从卡尔·肖斯基创先发表了他的名著《世纪末的维也纳——政治与文化》以后,引出一大批与维也纳及世纪末文化有关的著作。人们对奥地利政治学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战后奥地利的政党政治与民主的关系。民主政体有各种类型。有人曾以英美为模式,比较研究其民主政体的异同。当目光转向欧洲时,发现欧洲尚有与英美不同的民主。出生于荷兰的政治学家雷普哈特,在研究荷兰政治时提出“多极共存型民主”概念。这种理论的目的在于阐明政治社会因宗教、语言、阶级等对立关系而严重分裂,从而导致有组织的集团间尖锐对立时,何种民主能起到稳定作用。他们提出的“多极共存型民主”的稳定条件是政治精英间通过妥协取得一致,建立和维持包括对立政党的联合政权。具体例子就是战后奥地利长期维持下来的人民党与社会党的“大联合内阁”。这种与英美类型不同的民主,给比较政治学带来很大冲击。 第二个原因是奥地利的与劳动条件、高薪和福利政策有关的政治措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政治学领域兴起一股社团主义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弄清与解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纠纷有关的机制。焦点之一是工人团体。经营团体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及调整机制。由工人、经营者、政府三方成立协议机构(又称影子内阁的对等委员会),发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和处理收入政策等作用。这在奥地利被看作“社会合作关系”,不仅能协调社会、经济政策,而且能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与此相关,人们曾提出资本主义也有不同类型,奥地利所属的这一类型的资本主义颇为引人注目。加拿大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科克斯根据劳资关系把80年代以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里根政权下的美国和撒切尔夫人政权下的英国为代表,以政府不介入经济和削弱工人运动为特点,被称为“超自由”资本主义;另一种是成立工人、经营家、政府三方协议机构,采取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政策,称为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后者又分成西德、奥地利与瑞典型和法国、意大利型。从国际竞争力的观点看,属于德国这一类型的经济管理颇具优势。 第三个原因不限于维也纳,这是80年代以来包括布达佩斯和布拉格在内的“复兴中欧”的运动。从历史和文化看,存在一个既与西欧不同又与俄罗斯不同的“第三欧洲”,这就是中欧。也有人主张中欧已逐渐被西欧化。在欧洲,随着冷战结构崩溃而出现的缓和局势,使“复兴中欧”这一难圆之梦又有了希望。1989年秋季东欧政权的解体,使当年的东欧确实分化为中欧和巴尔干两种势力。 与东欧解体和中欧复兴的同时,这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民族问题。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的独立,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与斯洛伐克间的潜在对立,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的争端,说明这一地区已经出现或可能再次出现民族问题的风暴。针对这些民族矛盾,最近人们对哈布斯堡帝国开始发生兴趣。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哈布斯堡帝国依旧怀有思古的幽情,朦胧地感到在这一地区或许可以重新建立哈布斯堡帝国。但是这一想法已为欧洲统一的热心鼓吹者、显赫的哈布斯堡王朝后裔奥特·冯·哈布斯堡所否认,他断言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另一因素是人们感到要解决这一地区的民族问题。多民族帝国的哈布斯堡帝国的统治经验及其曾倡导的设想,对今天也许还有用。19世纪末期以后的这个多民族帝国的崩溃,并非由于民族问题,如果当时哈布斯堡帝国能够避免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或者它能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都不致于使帝国解体。 同时这一地区的民族问题,不可能靠民族自决原则来使每个民族都成为一个国家。从克罗地亚争取独立的南斯拉夫内战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民族混居区,说到底,对国界的任何划法都会留下少数民族问题,如果少数民族的独立得到承认,还会从中再冒出少数民族问题。所以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对策,不应采取分离和独立的老办法,而应着眼于在各民族间建立一种协调与和睦的关系,出于这种关心,使人们重新从哈布斯堡帝国时代的实践与构想中看到了希望。 可是对哈布斯堡帝国的重新评价首先应记住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马萨里克对这一帝国的透彻批判,他指出,哈布斯堡帝国“从头到脚是人工拼凑的国家”,是“中世纪的旧制度”、缺乏“现代国家”体制。决不能说这个国家成功地解决了一切民族问题。 这里须指出哈布斯堡帝国具有的如下特点:第一,1867年的哈布斯堡帝国是在承认匈牙利为国家的奥匈帝国的基础上改组而成的,它是想要复辟强大中央集权的奥地利人与德国人和梦想建立匈牙利独立国家的马札尔人之间调整了利害关系的结果,是双方认识到不可能做到“皆大欢喜”时的妥协的产物,着重采取各民族权利平等、扩大自治权、双重语言政策等措施以缓和民族矛盾。 第二,作为缓和民族矛盾的对策,提倡一种被旧民族主义视为异端的新民族主义论。最近令人注目的是卡尔·伦纳提出的以属人主义为根据的民族关系论。伦纳认为旧来的民族主义陷阱是把领土与民族联系起来,而他的代案是赋予个人属于哪个民族的自决权。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他强调比例原则。即从国家最高机关到最低层的地方行政机构,按各地区民族结构的比例分配职务。他还提出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在教育及公用语言等文化政策方面赋予少数民族以事实上的否决权。 赋予个人以选择民族的自由,“按比例原则共同决定”民族共存问题,是伦纳的民族理论的中心内容。这按上述“多极共存型民主”的说法,应称为“多民族共存民主”。它克服了许多民族关系理论所缺乏民族共存这一盲点。 最后一点是在探索国民国家间共存体制时,对哈布斯堡帝国这一地区的联邦化设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匈牙利知识界就设想成立“统一多瑙河国家”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个联邦国家包括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波希米亚、南斯拉夫地区。使匈牙利不再是民族集团地区,承认文化和行政自治,由各地区代表组成中央政府。今年4月17日匈、波、捷三国建立的“中欧合作委员会”, 在即将统一的欧洲是一个“中欧版小型欧共体”。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曾说:“调整现存社会秩序很难,更难的是预先设想出一个尚不存在的社会秩序。”怀念哈布斯堡帝国的中欧人,到本世纪末也许会设想出一个“尚不存在的社会秩序”。 (摘自日本《经济学人》1992年5月5—12日号)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