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早到达美洲 发现美洲是地理大发现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后来一系列海洋和陆地探险的序幕。现在一般人都认为美洲是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的。但是,有不少史料记载,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前很久,冰岛人、爱尔兰人,北欧人,非洲人、亚洲人都有可能曾经到过那里,只是此后便中断了联系,不像哥伦布的发现那样引起了世界的轰动罢了。 特别有趣的是,1752年,著名的法国汉学家德·岐尼在同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加比的通信中最早提出,根据中国史书《文献通考》的记载,公元5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所去过的扶桑国应在美洲。因此,中国人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1000年前就已到达了新大陆。一些中国的学者也在《梁书》、《南史》及《通典》、《通志》等中国史籍中查出了类似的记载,其中以《梁书》的记载为最早。此后,有人又提出公元前11世纪的殷人东迁、窦宪征北等事也与美洲有关。不久前还有人提出,根据考古发现,5000年前越人(在今浙江一带)即已到过美洲。不过,直到现在,中国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是否曾经到过美洲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西航的动因是什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促使哥伦布西航探险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和搜求黄金。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哥伦布探险的动因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应忽略哥伦布西航的宗教原因。当时支持哥伦布西航的西班牙是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在15世纪伊斯兰教迅速发展使基督教对外扩张的企图受到遏制的情况下,欧洲基督教采取了联合东方的蒙古帝国夹击土耳其人的方略。素有宗教狂之称的哥伦布在决定西航时深受这一潮流的影响。哥伦布出航前对基督教的崇拜、西航中对基督教的依赖以及抵达美洲后对基督教的忠诚都证明了这一点。还有人干脆提出,哥伦布西航就是奉了罗马教皇之命寻求东方帮助,以图发动新的十字军战争,攻打土耳其,解放耶路撒冷;哥伦布要去的最终目的地是与基督教早有联系的中国,并随身带有西班牙国王给“大汗”的信。这封信也可以佐证这一点。除“宗教扩张说”外,还有人提出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土地欲”以及寻找当时传说中的大西洲(岛)等也是促成哥伦布西航的原因之一。 总之,哥伦布西航不是偶然的,它决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和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哥伦布的西航是各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航登陆地点在哪里 哥伦布最早到达的是美洲的什么地方,这是一个至今仍众说纷纭的问题。 20世纪初,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哥伦布是在巴哈马群岛中部的华特林岛最先登陆的。但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异议,认为华特林岛登陆说虽然是根据哥伦布《航海日志》为基础推断出来的,但是它忽略了“风压与洋流对航行的影响”,“磁偏差等因素也未计算在内”。于是,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副总编辑约瑟夫·贾奇带领的一个包括历史学家、航海家、考古学家、艺术家、电子计算机专家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对哥伦布首航美洲的航线进行了5年的认真考察。最后的结论是,哥伦布首航美洲的第一个登陆点是巴哈马群岛中部的萨马纳礁岛,它位于华特林岛东南约60英里。 萨马纳礁岛登陆说目前已被广为接受,但持不同看法的依然大有人在。因此哥伦布首航美洲的登陆点究竟在哪里恐怕还不能说已经有了定论,仍有待作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发现新大陆产生何种影响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的500年中,世界历史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那么,新大陆的发现对世界历史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大肆吹捧哥伦布个人的功绩,宣扬欧洲文明拯救了美洲,这显然是对历史的歪曲。此外,人们对这一问题也看法各异。有人认为,美洲发现后,人类对地球和对自我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从此,美洲不再是孤立地发展,各大洲、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这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对美洲社会由与世隔绝的状况进入世界大家庭从而迅速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人认为,美洲发现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开始了世界性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的历史。随后的几个世纪内,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摧残,数以千万计的印第安人被野蛮杀害,无数的金银财富、自然资源被肆意掠夺,有数千年历史的印第安文明被破坏殆尽,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美洲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分歧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和感情。就在许多国家积极庆祝发现美洲500周年之际,美洲的许多印第安人组织却在不断地进行抗议活动,甚至表示要对纪念500周年的大型活动进行破坏。他们认为, 哥伦布给他们的民族带来的只是奴役、屈辱和种族灭绝,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看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要作具体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价。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标准各异,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但是,美洲发现后,世界在这500年间所发生的巨大进步已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历史时期,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