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非主义的产生及其对非洲的影响(2)
泛非主义运动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参加泛非代表大会的非洲人代表越来越多。第一次泛非代表大会的参加者共57人,其中有来自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扎伊尔、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代表,第二次泛非代表大会的参加者增加了一倍(共113人),其中来自非洲的代表就有41人(主要是南非和西非的代表)。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纽约召开,尽管美国政府限制非洲的代表入境,但是,出席会议的代表人数却达到了208人,是历次会议最多的一次。黄金海岸、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的代表排除各种阻挠参加了会议。 泛非主义运动还得到了欧洲的来自非洲的人士的大力支持。当杜波依斯筹备第一次泛非代表大会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法国的塞内加尔人雷斯·蒂安的全力支持,蒂安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的密友,法国下议院议员,在他的帮助下大会得以顺利召开,因而被大会推选为大会主席。第二次泛非代表大会召开时,蒂安又因积极工作,再一次被推选为大会主席。第三次泛非代表大会从1923年11月底起在里斯本召开,得到葡属非洲殖民地的巨大支持。当时总部设在里斯本的“葡属非洲黑人总联合会(简称非洲联盟),是一个坚强的反帝组织。在葡属非洲殖民地设立分会,影响较大。“非洲联盟”承担了这次会议的经费,使来自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能聚会一堂,共同商讨斗争纲领。 泛非主义运动还有马库斯·加维发起和领导的“返回非洲”运动。加维于1887年出生在英属牙买加金斯敦市的一个纯黑种人的家庭。青年时代当过印刷工人,领导过罢工斗争。1914年他创建了“世界黑人进步协会”。1916年加维移居美国,并把“协会”总部迁到纽约市著名黑人区哈莱姆,创办了《黑人世界报》。 “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在美国发展很快,至1921年止,在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建立了418个分会,会员发展到400万人之多。《黑人世界报》在黑人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它大力宣传黑人种族与白人种族一样,能够做到白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事情,黑人应当有自己的国家,并发出了美国黑人“返回非洲”,在非洲建立统一的黑人国家的号召。 为了推进“返回非洲”运动,1920年8月加维在纽约召开了“世界黑人进步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世界黑人权利宣言》,明确宣布“世界黑人有拥有非洲的自由”,决心“收回我们的祖先的辽阔大陆上”的土地和其他“财富”。②大会还宣布成立“非洲共和国”,并制定了绿、黑、红三色国旗和国歌。加维自任共和国总统。 为了实现“返回非洲”的计划和改善当地非洲人的生活,加维建立了一系列合作自助企业,如饭店、旅馆、印刷所、洗衣铺等。1920—1924年间多次派代表团去利比里亚谈判建立美国黑人移民区问题,并成立了“黑星轮船公司”,来负责运送建立移民区的物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加维的计划最后完全失败了,在非洲没有建立起任何一个立足点。然而他的“返回非洲”运动对于早期非洲的民族觉醒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提出的“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黑色人种的复兴”,“振作种族精神”等口号,曾激励着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泛非主义对非洲的巨大影响 杜波依斯和加维所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在非洲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不仅唤醒了非洲人民,启迪了非洲人民的种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而且在非洲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泛非主义运动的新领导人,对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里,泛非主义在英属西非殖民地的影响最为突出。那里的民族知识分子的力量较强大。他们富有政治敏感性,最早受到泛非主义的影响。早在二十年代初,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的民族主义报刊,如《拉各斯每周纪实报》、《黄金海岸导报》、《塞拉利昂周报》等就不断报导泛非主义运动发展的消息。加维办的《黑人世界报》,尽管受到西非殖民当局严禁出售和流传的限制,但是,在拉各斯、伊巴丹、阿克拉等中心城市仍广为流传。正如塞拉利昂总督给宗主国殖民部的报告里所承认的那样,虽已对《黑人世界报》的发行严加控制,但无法堵住它在私下的流通。加维在1920年出版的《世界黑人民族权利宣言》一书,在西非也广为流传。书中特别强调“黑人民族是非洲的主人”,应享有公民完全的政治、社会权利的观点,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拥护。杜波依斯所主张的非洲应当“自治”或独立的观点更受到了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泛非主义的影响下,英属西非“受过文化教育”的非洲人,首先形成了一股新的反殖民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强烈要求由非洲人自己来决定非洲的事务,结束一切外来的干涉和统治,公开议论西非国家实行自治的问题。黄金海岸的律师凯斯利·海福德是其中最著名的领导人。1920年3月他在阿克拉召开会议,来自尼日利亚(6人)、塞拉利昂(3人)、冈比亚(1人)、黄金海岸(40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③大会通过的三项决议,强烈要求非洲人参加殖民地管理,改革法制,实行平等教育等等。其中改革管理制度中明确提出:“由帝国殖民地总督自行指定人民代表的制度,人民本身就认为是最荒谬不合理的。这种制度制造着不满和疑惑,人民要求消除这种不满和疑惑。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一个宣传运动,要求修改英属西非地区的宪法,使人民可以自己选举他们在各殖民地的立法会议中的代表。”“希望从根本上改组立法会议的结构,使其成员的一半由帝国当局指定,另一半由人民选举,……”④会议闭幕之前宣布成立西非国民大会,设立常设机构,领导英属西非四个殖民地的反殖斗争。在当时,英属西非国民大会把实现上述三个决议所要求的目标,视为达到非洲人在政治上“自治”的主要内容。会议还决定派遣以海福德为首的代表团去伦敦提交请愿书。 1920年10月,西非国民大会的十人代表团到达伦敦。英国殖民大臣米尔纳无理拒绝了代表团的要求。西非国民大会继续斗争,先后在弗里敦(1923年)、巴瑟斯特(1925年)、拉各斯(1930年)召开了三次大会。除西非国民大会外,受泛非主义影响的西非知识分子还组织了十多个民族主义组织。尼日利亚的民族主义党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它成立于1922年,领导人是阿伯特·麦考莱。他被人们称为“尼日利亚民族主义之父”。麦考莱曾是西非国民大会的积极参加者,起过重要作用。该党的斗争目标同西非国民大会相同,也是希望通过非洲人获得与欧洲白人平等的选举权,逐步达到“自治”的目标。 泛非主义不仅在西非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东非,南非和北非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伴同泛非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对非洲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在二十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在非洲造就了一代泛非主义运动的新领导人。如西非黄金海岸的克瓦米·恩克鲁玛、东非肯尼亚的乔莫·肯雅塔、南非的彼得·亚伯拉罕斯等,为二次大战后泛非主义运动在非洲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