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诸因素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宋瑞芝 参加讨论

人类创造了历史,也就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作为人类的共生现象而出现的,它同样随着人类的蕃衍、进化而不断积累、继承与发展。文化与历史是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既然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和体现,就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去考察和探讨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同样,只有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上的种种文化现象,才能对历史作出完整的解释,本文拟从广义的文化史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古代世界从分散的文明向有机联系的全球文明过渡的历程中,起过重大交通作用的诸因素。
    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智慧的,人类智慧的突出成果是造就了文化。大约在300万年以前,地球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人类终于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类诞生以后,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制造出可以使用到现实世界去的实质工具,从而设法理解并且利用了自然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在现实世界中幻想出一些可以使用到现实中去的超自然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想象构造出一些虚幻的神物,这样,人类就并行不悖地建立起科学与迷信--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化,它虽称不上文明,却为行将到来的、文明的新时代作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
    公元前41世纪中期,在少数农业特别集中的地区,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城市,这就是最初的古代文明。它们像茫茫夜境中的几座灯塔,像辽阔无人或人烟稀少的欧亚大地上的几片绿洲,然而它们却不断吞噬着周围的农村,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农村的城邦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和国家比现在小得多,交通极不发达,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因此“当时山河海洋所造成的障碍比现在大得多”。不仅国家范围狭小,而且相对隔离,这种情况势必造成文化的多歧性。但随着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巡游商人对世界各地的穿梭往来及世界性宗教的形成,使文化的渗透和文化的相互影响的现象成为一种规律,其结果导致邻近文化的共生性及相似性,新的、更大范围的“文化区”逐渐形成。世界历史由古代向近代过渡,从分散的、地区性的文明,向全球性和整体性的阶段过渡。
    古代文明的出现,使世界一分为二。文明的城市世界或农耕世界与外面的“野蛮”世界或游牧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越过非洲北部,经阿拉伯和近东,远至亚洲的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横跨着一个干旱不毛地带。生活在这一远离大河流域的人们要靠迁徙来利用分散的带有季节性的牧场,于是游牧成了一种新的、可行的生活方式。由于到处游牧,寻求新的牧场,这些游牧民族同定居的农耕民族时常发生暴力冲突。大约公元前21世纪,游牧世界开始向农耕冲击,整个欧亚大陆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马和铁制武器的结合,促使游牧民向文明中心--埃及与两河流域发起两次大规模的入侵浪潮。第一次是在约公前1700~1500年之间;第二次是在约公元前1200~1100年。入侵的结果,客观上促进了苏美尔人、闪米特人、印欧人和胡里安人四大种族文化群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也推动了这些文化群与埃及文明的接触。在游牧民对文明中心侵袭的同时,各周边地区的古代文明--希腊、印度和中国文明也遭到来自山地、草原的游牧民的骚扰。希腊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化曾在公元前15世纪遭到印欧语系的入侵者亚该亚人的劫掠,没有城墙的城市被攻占,被摧毁,同时出现了新的文字。这些劫掠连同以后一连串毁灭性的地震,使米诺斯文化到公元前1150年左右,基本灭绝。与此同时,亚该亚人受米诺斯文化影响而建立起的迈锡尼文化,又在新的入侵者多利亚人的手下,遭到了与米诺斯文化相似的命运。希腊曾一度处于黑暗时代,直到约公元前800年诸城邦的崛起,使希腊文化在过去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的基础上,达到了古典文化的最高峰。印欧语系的雅利安游牧民于公元前1500年以自己的战车和马蹂躏了印度河流域,但他们也从被征服者那里学到了定居农业的技术,同时发展出一套复杂而无所不包的文化传统,他们的语言梵语形成一种文学的基础;他们表现在奥义书中的哲学玄谈,包括蕴藏了以后许多宗教思想体系的种子,他们强调献祭、注重种姓的观念,基本确立了以后印度的基本社会形态。直到公元前1050年左右,雅利安人又向东朝恒河前进,甚至进入德干高原,于公元前600-450年间,出现了王国和共和国,一个文化统一的北印度业已出现。善长于畜牧业的商部落,从契至汤经过8次迁徙,不断更换放牧家畜的活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又助成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兴旺起来,以至于从臣属于夏转而与夏朝对峙,直至于约公元前17世纪初灭夏。商在其统治的600多年间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中国文明奠定了基础。周灭商(约公元前1027年),不但没有打断文化的发展,反而在商朝文化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完善了政治组织、社会制度、思想体系、礼乐制度和文字系统,使华夏文化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前476)虽政治不稳定,但文化大发展,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诸子百家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形成了中国文化的雏型--商周文化。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下,古代文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历史的画卷开始了古典文明的时期。
    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美洲、 澳洲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仍处于世界历史的主流之外,而欧洲和亚洲的古典文明这时却联成了一线。公元100年,古典时代正值盛世,一连串的帝国从罗马经安息和贵霜帝国到中国, 形成了一条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不间断的文明地带。尽管如此,文明地区仍然是个狭窄的地带,而且暴露于无情的“野蛮”人的压力之下。3~6世纪,欧亚大陆再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入侵。入侵一般是由东向西,沿着横贯欧亚大陆中部草原走廊,到中欧的匈牙利平原,然后以匈牙利平原为基地,袭击周围各国。此外,一些游牧民族则进入印度半岛。还有些占领了中欧和东欧,即从波罗的海到多瑙河,从莱茵河到俄罗斯平原和广大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征服所造成的影响因地而异,中国和印度北部,虽遭蹂躏,但仍保持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拜占廷和波斯帝国势力强大,终于击退了侵略者,其古典文明继续保持下来,只有欧洲长期屡遭各游牧民的侵略,旧文明被破坏殆尽,但也只有欧洲,却最终在旧文明的废墟上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既不是罗马的,也不是日耳曼的,而恰恰是两者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新的中世纪文明。6~15世纪,新的入侵拉开了中世纪序幕。 先是蒙古阿瓦尔人自东向西至匈牙利;然后是北欧的海上民族顺河南下进入里海和黑海,向西进入法兰西北部,并渡海进入不列颠;7世纪,欧亚大陆南隅的阿拉伯游牧民部落占据了中东地区、北非、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印度、东南亚以及中亚部分地区; 1000~1500年突厥人和蒙古人则征服了自波罗的海到太平洋的欧亚大陆的大半陆地。尽管征服来势凶猛,规模宏大, 但对那些古典文明已根深蒂固的地区并未产生根本性影响,传统文明继续存在并发展,如中国的明朝取代了元朝,国家继续沿袭着传统文明;在穆斯林世界里,希腊人、罗马人、伊朗人、闪米特人、埃及人各自传统不但未被湮没,反而溶汇成一种综合的伊斯兰教文明。拜占廷文明又延续了近千年直到近代其居民仍称自己为“罗马人”。在西方,“蛮族”的征服及神学的统治虽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但它却孕育了科学革命的幼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曙光,对人的创造力的新的信任形成了人们的一种新观念,其结果,中世纪文明再不是以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的陆上入侵为结束,而是以西方的海上冒险、海外殖民宣告结束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