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复辟与反复辟(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光明日报》 王念宁 张来明 参加讨论

查理二世上台后,利用政权手段,对革命者进行疯狂的反攻倒算,大肆复辟封建制度。
    在政治上,他们实行白色恐怖,宣布参加审判查理一世的革命者为“弑君者”,并严加惩办,进而把“弑君者”扩大到一切共和主义者、激进派以及参加和拥护革命的人们。在杀害活着的革命者时,刽子手对受刑人开膛剖腹,把他们的心肝掏出来当众焚烧。与“弑君”罪名直接有关而遇害的共87人,与“弑君”罪名无关而被株连者不计其数。甚至对已经死去的革命者及其家属也不放过,从坟墓中挖出克伦威尔及其母亲、妻子、女儿以及其他近20人的尸体,执行所谓的“绞刑”。还把克伦威尔、爱尔顿、布拉德肖等革命领袖的尸体装上木架游街,加以镣铐吊上绞架,然后砍下头颅,悬挂在威斯敏斯特大厦前示众。英国伟大的作家狄更斯曾就此指出:“这永远是英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在经济上,加紧复辟封建所有制。将大批革命时期被没收而未拍卖的土地,全部归还王室、教会和保王党人;已被拍卖的土地,就在经济上给原来的主人以补偿,这笔补偿费通过征税,又转嫁到人民群众头上。
    在宗教方面,通过国会颁布的“克拉伦登法典”,进行疯狂的宗教迫害。宣布恢复英国国教,不信奉国教者不得参加政治活动,查封清教徒的著作,对一切宣传其他宗教的人都处以罚金甚至监禁,大批清教徒被迫流亡国外。
    在外交方面,实行卖国的路线。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继续接受法王路易十四的资助,并在政治上受法王左右。1662年,查理二世把敦刻尔克卖给法国,使英国在欧洲大陆丧失贸易重镇。1670年,英法两国签订密约:查理二世保证在英国恢复天主教,放弃对英国工商业的保护,降低法国商品的进口税;而法国则承诺帮助镇压英国可能出现的革命。
    1685年,狂热的天主教徒詹姆士二世即位后,加速全面复辟封建制度。1687年,詹姆士二世发布《信教自由宣言》,企图恢复16世纪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不仅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恐惧,而且引起曾经是保王党人的国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不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二期上发表的书评》中所指出的:“宗教改革使新兴大地主害怕天主教的恢复,因为天主教一旦恢复,他们当然得归还所有过去他们掠夺来的教会土地,这样一来,英国全部土地的十分之七都得易手;工商业资产阶级对天主教有所恐惧,因为天主教完全不利于他们的活动;斯图亚特王朝为了自己和宫廷贵族的利益,毫不在乎地把所有英国工商业出卖给法国政府。”
    三、一次政变--“光荣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一次发动了革命。他们害怕人民群众,因而采取了政变的方式。1688年,他们请来詹姆士二世的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接替英国的王位,史称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重新取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吸取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地位的措施。
    1689年,国会颁布《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国会并无权否决法律,议员有言论自由,征税、征兵、外交等重大事项都由国会决定等。这样,国王就“统而不治”了。
    1701年,国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王位由詹姆士二世之幼女安娜继承,安娜死后由詹姆士一世女儿的后代、信奉新教的汉诺威选侯继承。这就把国王这一职位掌握在资产阶级满意的人手中,防止信奉天主教的人复位。实际上,早在发动政变之前,资产阶级就确定,以后的国王必须不是天主教徒,也不能与信仰天主教的人结婚。
    积极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土地政策、贸易政策和殖民政策,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例如,从1700年到1801年,国会通过了2200多个圈地法令,共圈地近350万英亩,实现了土地所有制转向资本主义的彻底变革。
    正是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资产阶级的统治才逐渐巩固下来。尽管1688年以后封建势力把复辟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或下几代人身上和国外势力的干涉上,并在1708年、1715年、1719年、1745年向英国资产阶级政权发动了挑战,但都以失败告终。需要指出的是,封建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既已失去反对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便转到意识形态斗争上来。如封建社会主义的代表们,为了欺骗人民群众,给自己的复辟思想涂上“社会主义”的色彩。但这种复辟思想在已经稳固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面前,仅仅“半是挽歌,半是谤文”了。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复辟与反复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于1789年攻克巴士底狱,到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束。80多年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构成法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一、革命初期的复辟与反复辟
    攻克巴士底狱后不久,封建势力就宣称:“在未能恢复国王之光荣、僧侣之财产、贵族之尊严及各法院之旧职权之前,决不放下武器。”路易十六拒绝批准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宣言》,并秘密调集反动军队,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同年10月,在国王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反动军官公开叫嚣要向革命反扑。在面临复辟危险的紧要关头,巴黎人民武装开进凡尔赛,包围王宫,强迫国王批准《人权宣言》,把国王和王后赶回巴黎。从而粉碎了复辟阴谋。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