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栽培植物帝国主义论 Ⅳ。技术观 11.中国人的技术观 3.打破旧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界限,运用跨学科方法。 百余名撰稿人立足于现代,从历史研究新动向中吸取营养,充分利用文化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进行综合考察。 4.考察的目的不是归结为“照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记述, 而是更进一步,为了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演变作出新的解释——对以往的世界史概念和世界史认识进行根源性的探讨与修正,探求历史认识的新框架。 5.不是通过资料研究历史现实,而是研究史学家预先构拟的对象。 本丛书每篇论文的作者,都是按自己的观点论述问题的,但109 篇论文的主题却是预先拟定的。 二、本丛书的旨趣 在岩波书店的《发刊词》中,对本丛书的编辑意图已有所叙述,他们关注的是下列问题: 1.由于大规模的开发和产业化,生态系统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地、溯本求源地重新进行认识(卷1)。为此, 就要对作为自然与人类社会媒介的技术(卷2),对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地区性的、世界规模的、人与人多种联系赖以形成的交通,即人、物、钱、情报的流动与交流(卷3),用新观点进行考察。 2.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在种种社会的结合关系之下进行的(卷4)。这种关系作为联系纽带的同时,由于规范化的作用而成为社会统一的契机(卷5), 但它也引起来自内部的反抗。因此,对近年来,由于对这种意志自由的新认识而导致出现的民众文化(卷6),也必须沿着这个脉络加以思考。同时还必须探讨政治权力的存在方式及其同以社会的结合为由来的权威结构的关系(卷7)。 3.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在历史中多层次构成的地区中进行的。因此, 应该重视导致国家框架相对化的地区的作用(卷8)。近代以来,世界既趋于一体化、结构化(卷9),又走向世界规模的差距与差别的结构化, 它们正围绕政治的统一与反抗即国家与革命的斗争过程而发展(卷10)。因此,要致力于明日世界结构的展望。 三、本丛书的内容 限于篇幅,仅将1、2两卷的内容概括地介绍如下: 1.卷1的内容 在历史学中,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一贯是重大的问题。本卷对自然作了较前人更加广义的考虑。不仅把气候、大地、河川、海洋、洪水、地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包括在自然环境之内,而且把人类的存在也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为了获得食物和生产粮食而加于大地和河川的劳动,以及为此对动植物、微生物的利用也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任何生物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又都加于自然以劳动,使自然发生适合于自己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是对别种生物的压迫。改变的结果,也常常迎来本身盛极而衰的自然现象。 人类的存在与人类加于自然的劳动,现在正改变着全球规模的自然或地球本身。把这个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纳于历史中去考察,是本卷的目的。 人类同别种生物不同,不仅为了获取维持其个体生存和成长的粮食,而且为了穿衣和起居而利用别种生物的生命和无机资源。从宏观上说,人类的一个个体所利用的热能时时在增大。人类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利用自然的情况,反映不同文明社会的特色。这在以前的史学中已探讨过。本卷作为更重大的问题,先以古代东方情况为例,考察了人类利用自然使自然发生了何种变化。又以唐代江南为例,考察了海平面1米单位的微妙变化和人类的社会活动, 使自然与人类社会本身发生了何种变化。 从微观方面、地区方面来说,人类个体的数量在历史中是反复增减的,例如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纪元前3000年时人口超过1000万,而到19世纪初却只有200万。从宏观方面来说,人类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增长的,近年来,这种增长更为迅速。本卷以埃及、欧洲、南亚为例,考察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类个体数量增减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人类也占有自然。人类不仅把自己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把于已有用的生物即农作物或家畜等别种生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加以垄断。人类不仅以个体为单位,而且还以小集体、国家等为单位占有自然。因此,一个社会对自然的占有是多层次的。本卷不仅考察了土地所有,而且考察了对农作物和家畜的占有。不仅考察了以生产为目的的,而且考察了以交通、娱乐、统治他人为目的的对海洋、河川、道路、森林等的占有。并且不仅考察了占有的形态,而且考察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或集体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以及占有自然的一部分的意义。 本卷还以欧洲和阿拉伯为例,探讨人类如何控制包括人类自身身体和疾病在内的自然。考察了欧洲把人类观与人种、语言加以区别的观念,以及阿拉伯的包括宇宙论在内的人类观。 2.卷2的内容 作为近现代世界的“中心—边缘”(将在卷9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一,是中心部分对高技术——生产、交换、情报、军事等——的垄断。在构成这种世界结构的各国中,其国家权力与民众间的关系本有某些相似之处。本卷考察技术问题的首要理由在于:为什么中心部分对高技术得以开发并保持下来呢?为什么边缘部分对高技术不能迅速引进而使“中心一边缘”结构固定下来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