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的《安德洛玛刻》是严格实践古典主义艺术规范,特别是“三一律”的名篇之一。戏剧的动作,从头到尾在同一地点进行;时间是希腊使者奥赖斯特来到爱比尔王国的一天之内,事件是奥赖斯特爱上了公主爱妙娜,公主则狂恋未婚夫爱比尔国王卑吕斯,卑吕斯却钟情于女俘安德洛玛刻,而她则挚爱丈夫、儿子和祖国。连续、紧迫、短暂的时间,多次重复的同一空间背景,将多起爱情纠葛锁链式地连接在一起,使悲剧成为一个砸不开、拆不散的整体,从而使人物个性得到突出表现,主题也得到充分张扬。莫里哀的《伪君子》、《悭吝人》、《贵人迷》等名剧,也都在“三一律”上下了一番过硬的功夫,特别在情节的一致这点上,它们都各具特色:《伪君子》是围绕达尔丢夫的伪善、《悭吝人》围绕阿巴公的吝啬、《贵人迷》围绕汝尔丹的浅薄和虚荣组织情节、展开矛盾冲突的。总之,在实现时间、地点和情节的统一和集中的要求过程中,古典主义作家们在题材的剪接,情节的组合,人物的配置,矛盾的建构,冲突的开展等一切方面,都处理得极为精细妥当,从而凝聚成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上严密紧凑的特点。这种结构上的严谨不仅和中世纪文学中那种表面的缺乏内在联系的机械事件编排相对立,同时也有助于克服当时市民文学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松散性与随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