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时期留下的创伤 在俄罗斯与车臣的关系中还残留着一个很深的创伤,一些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帮助入侵高加索的德国军队,有的人加入了德国人的组织,有的人在经济上和其他方面与德国人合作。 1941-42年间,德国军队在攻陷了克里米亚半岛后又向高加索发起进攻,与苏联红军几经鏖战,推进到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境内,攻打格罗兹尼不下。最初,克里米亚的一些鞑靼人把这些德国入侵者当作“解放者”来欢迎。后来,车臣人、印古什人,还有卡尔梅克人,(15)与鞑靼人一起在德国占领期间站在德国人一边,参加了德国军队与入侵者合作。利用当地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居民为德国战争机器服务的主意是率领德国和罗马尼亚师团进攻克里米亚的德军统帅曼斯坦提出来的。他主张在占领区内仅留少数驻军,让尽可能多的德军脱出身来到前线去打仗,为此他想出了利用当地人的办法。曼斯坦说:“为数众多的所谓的反苏分子的被动态度必须断然变成明确的(与德国)积极合作反对布尔什维克。在不存在这种合作的地区,必须以恰当的手段强制造成这种合作。(16)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曼斯坦竭力拢络高加索当地的一些居民,如他所说的,不遗余力地加强德军与高加索居民的“亲善”关系。他放宽对这些穆斯林居民宗教信仰和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限制,允许他们建造清真寺、成立表演民族艺术的剧团等,同时鼓励他们加入治安组织,帮助德国占领当局维持当地的“新秩序”,曼斯坦在占领区内的施政方针是“维持治安,防止苏维埃政权死灰复燃”。德军用劝诱拉拢的手法先后招募到克里米亚鞑靼人、伏尔加鞑靼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卡尔梅克人,把他们编入自卫营,负责地方治安,防止当地人民流露对占领当局的不满情绪或发生骚动。德军还用自卫营来对付苏联游击队,发给他们一些一般的武器装备,组成讨伐队派到山里去搜索游击队,与苏联爱国者作战。 按照纳粹种族主义理论,“蒙古人、鞑靼人……都被认为是次等民族,俄罗斯的亚洲化破坏了种族的纯真”。(17)但是,曼斯坦对种族问题不感兴趣,他只考虑如何赢得战争。而德军与苏联红军在高加索的高山间和坚城下的战斗是相当猛烈的,牵制了德军的许多师团,德国占领当局的确需要车臣人、鞑靼人等当地民族组成的伪军担任后方的辅助作战和治安工作。参加自卫营的车臣人具体人数不祥,但德国从高加索地区的各族居民中总共招募到110000名所谓的志愿人员加入了德军的自卫组织。(18) 参加自卫营的人员与苏联游击队进行了尖锐的斗争。那些前游击队员在战后的回忆中叙述了高加索地区的战斗时叙述:“法西斯分子从当地的那些资产阶级族主义分子……那里找到了社会支持。叛徒对当地居民了解得很清楚,将所有他们认为是可疑的人(通常是爱国者)交给了德国警察。”(19)另据1941年12月5日德国党卫军关于高加索战区的报告,其中提及德军接获的大部分有关游击队藏匿地点的有价值的情报都是当地人提供的。(20)这就是指当地那些投敌的自卫营人员和与敌人合作的村民。 前苏联史学界指责车臣、鞑靼人中帮助过德寇的分子的罪状有:一,在德军占领克里米亚和高加索时期与德国和罗马尼亚占领军积极合作;二是,武装起来对抗苏联游击队的对敌斗争;三是,参加德国人组织的自卫营。西方史学界一般都接受苏联的这一观点。 另一方面,必须指出,也有许多高加索各族居民加入了苏联军队,在前线与法西斯德国作战,或参加了苏联游击队,抵抗纳粹占领军。尽管如此,一些民族的败类破坏了整个民族的形象,“在有些村子里,一部分当地居民非但不帮助游击队,反而协助德国和罗马尼亚占领军当局”(21)。苏联对于车臣人、鞑靼人等高加索民族中部分人资敌一事一直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这段插曲成了俄罗斯与车臣关系中的一段创伤,它残留至今,仍伤害着俄国人的民族感情。 痛苦的民族大迁徙 车臣人与高加索其他几个民族因与德军合作,在战争后遭到了无情的报复。整个民族被迁徙到异乡客地,造成了一场民族悲剧,在车臣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创伤。 随着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取得胜利后,苏联红军发起强大的攻势,德军在高加索的防线随后也瓦解了。就在苏军收复该地后,1944年2月23日,所有的车臣人和印古什人都被强制迁离了他们的故乡,遣送到遥远的中亚地区去。5月18日,在苏军收复克里米亚后仅一个月,全体鞑靼人也被如法迁徙。约一年后,苏联在1945年6月30日发布命令,撤销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和鞑靼自治共和国。命令中说:“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当苏联人民正在英勇地与德国法西斯入侵者斗争,保卫祖国的独立和荣誉时,许多车臣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德国特务的鼓动下参加了德军组织的志愿部队,与德国军队一起同红军部队作战;……同时,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和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体居民中大部分人都未起来反击祖国的叛徒。鉴此,车臣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重新安置在苏联其他地区,他们将在那里得到土地和必要的政府帮助,建立起他们的经济生活。”(22)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被并入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克里米亚鞑靼自治共和国改为克里米亚州。 这次民族迁徙是在伏罗希洛夫的监督下执行的,具体的负责人是内务部第一副人民委员谢罗夫。车臣人、印古什人和鞑靼人不管男女老少,包括老弱病残,一律被集中起来,送上货运车厢,车上挤得水泄不通,经过二三个星期的列车长途跋涉,越过被烈日烤得发烫的草原,送到中亚的哈萨克。同时被强迫迁徙的还有卡尔梅克人、梅斯赫特土耳其人、(23)伏尔加日尔曼人(24)。被迁徙的人口以妇女和儿童占多数。 根据身历者和曾参加执行集体迁徙的前内务部官员的叙述,许多人只是在被迁走前几分钟才得到通知,根本无法收拾行装和带走必需的物品。他们随手取了一点东西就去集合了。连那些曾抵抗过纳粹的游击队、德国占领时期的地下工作者以及党的工作者,作为整个民族也被一起遣送到异乡客地去。甚至那些为苏维埃政权而战、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士也在被遣送之列。有些车臣人、鞑靼人仍在红军正规部队中作战,他们也没有逃过迁徙的命运,在战争结束时,他们一脱下军装就被送到哈萨克北部他们同胞的流放地。其中包括一些曾参加过解放克里米亚半岛,因作战英勇而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军人。一个前内务部官员伯利茨基陈述:“如同北高加索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情况,所有的人突然在同一时间被抓起来,事情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他们连抗拒的机会都没有。他们被强行塞进像挤沙丁鱼般的货车内。车厢上了锁,由军队看守着。旅途中的情况十分悲惨,老年人、儿童、病弱者不堪忍受极其恶劣的条件在途中纷纷倒毙,许多人死于干渴、窒息、空气恶浊。只是在列车到达中途站偶而停靠时才供给饮水和食物,稍作停留就继续向前进发,根本不让家属埋葬死去的亲人。车臣、鞑靼等民族在长途迁徙中减少了许多人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