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求是学刊》 李帆 参加讨论

注释:
    ① 江藩(1761-1831年),字子屏,号郑堂,晚号节甫,江苏甘泉人。年少时受业于惠栋弟子余萧客、江声,通惠氏之学。与扬州地区的汉学家汪中、焦循、李惇、刘端临等,都有深交。乾隆时,曾襄赞《四库全书》的纂修。嘉庆间,入两广总督阮元幕中,参与修撰《广东通志》,乘便刊行所撰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后又撰《国朝宋学渊源记》三卷。此二书为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② 方东树(1772-1851年),字植之,别号副墨子,晚年慕卫武公耄而好学之意,以“仪卫”名轩,自号仪卫主人,安徽桐城人。曾受业于姚鼐执教的钟山书院,毕生以读书、教书、著书为业。主要著作有《仪卫轩诗文集》、《汉学商兑》、《昭味詹言》、《书林扬觯》等。
    ③ 通过编修学术史的方式助于学术振兴与发展,江藩之前不乏这样做的学者,如黄宗羲之撰《明儒学案》。
    ④ 参见朱维铮《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导言》,《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朱文还认为《汉学商兑》之所以在同治末到光绪中的三十年间较为流行,原因亦在学术之外,是得益于方东树弟子方宗诚、戴钧衡借助曾国藩、李鸿章、倭仁等的政治力量,将其刊行并广为传布。
    ⑤ 在《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一文中,王汎森指出,《汉学商兑》一书的出现,“不能不说是石破天惊之举”,“我们可以说它打破了汉学一元垄断之局”。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第14、2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此论于《汉学商兑》评价甚高,但若考量该书问世之时学术界的总体状况和该书实际所生之影响,似有言过其实之嫌。
    ⑥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云台(或作芸台),又号揅经老人、雷塘庵主等,江苏扬州人,占籍仪征。历官乾、嘉、道三朝,多次出任地方督抚、学政,充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拜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宦迹所到之处提倡经学,奖掖人才,整理典籍,刊刻图书。
    原文参考文献:
    [1]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江藩.国朝经师经义目录[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龚自珍.与江子屏笺[A].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4] 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伍崇曜.国朝宋学渊源记·跋[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6] 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7] 方东树.重刻白鹿洞书院学规序[A].仪卫轩文集[C].光绪刊本.
    [8] 方东树.汉学商兑[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9] 朱维铮.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导言[A].汉学师承记(外二种)[C].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 苏惇元.仪卫方先生传[A].仪卫轩文集[C].光绪刊本.
    [11]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2] 阮元.拟国史儒林传序[A].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揅经室一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3.
    [13]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A].张鉴等撰,黄爱平点校.阮元年谱[C].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 萧穆.记方植之先生临卢抱经十三经注疏[A].敬孚类稿[C].合肥:黄山书社,199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