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他在给英国的反战团体“不再打仗运动”复信时,专门就科学与战争发表看法说:“你们问我对于科学和战争的关系有什么感想。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1931年2月16日, 爱因斯坦对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末,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从而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对那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功绩的人,爱因斯坦极力维护他们,并为他们讨回公道。奥西厄茨基(Karl von Ossietzky,1889-1938)是德国的政论家和记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反对德国沙文主义,宣传和平主义,后来成为积极的反法西斯主义者。魏玛共和国时期,他在自己主编的《世界论坛》(Die Weltbühne)周刊上揭露了德国国防军头子秘密重整军备的准备工作,被控叛国,1931年11月被判处18个月徒刑。1932年12月大赦中被释放。希特勒上台后,他拒绝逃亡国外,并继续出版《世界论坛》。1933年2月他被关进集中营,并于1938年5月4日死于狱中。1934年,爱因斯坦提议把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在狱中的奥西厄茨基,他为此费尽心机,到处奔走活动,受到过不少冷眼。但几经波折后,诺贝尔奖委员会终于决定把193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奥西厄茨基。 把科学成果用以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这曾是爱因斯坦的终生追求。1935年,当爱因斯坦在获悉铀核分裂和链式核反应的发现以后,了解到德国正在积极从事原子能方面的研究,他在L ·西拉德的帮助下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着手研制原子弹,以免纳粹占先,会给人类造成无穷灾难。整整10年以后,爱因斯坦在谈到“关于建议制造原子弹的动机”时,非常后悔地写道:“关于原子弹和罗斯福,我所做的仅仅是:鉴于希特勒可能首先拥有原子弹的危险,我签署了一封由西拉德起草的给总统的信,要是我知道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当初我同西拉德一样,都不会插手去打开这只潘朵拉的盒子。” 爱因斯坦的晚年是在一种极度不满和不愉快中度过的,尽管他已加入美国国籍,可他仍然远离生养自己的国家,在美国受到法西斯代表人物的攻击,甚至被一些众议员起诉,被他们污蔑为是“美国的敌人”和“颠覆分子”。在他逝世前5个月, 他曾发表一个声明:“如果我重新是一个青年人,并且要决定怎样去谋生,那末,我决不想做什么科学家、学者或教师。为了求得在目前环境下还可得到的那一点独立性,我宁愿做一个管子工,或者做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这足见他的这种不满到了什么程度。他得不到自由和独立,不相信科学能解放拯救世界。这个声明发表以后,在美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反响,有趣的是,美国“管子业工会”居然通过决议,授予爱因斯坦荣誉会员称号。50多天后,爱因斯坦带着他的不满、怨恨和遗憾,在美国法西斯甚嚣尘上的叫嚣中怅然离开人间。 爱因斯坦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人们不会忘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全世界呼吁,用联合的经济抵制的办法来制止日本对华军事侵略;人们也不会忘记1937年“七君子事件”后,他所给予的正义的声援。在他的一生中,曾短暂地在中国停留过几天,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识到中国是一个“顽强的民族”。今天,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爱因斯坦逝世40周年,最好的形式就是记取教训,坚决反对战争,创造出人类向往的真善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