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提高国民素质是增强国力的源泉。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制度,1886年实行普及三、四年教育,1980年规定教育为六年。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并没有因战败而影响教育和出现“断层”现象。而且,延长普及教育为九年。 现在的教育结构和原则,是根据1947年制定的两个法律而设定的,即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日本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除了公立学校以外,还有教育制度非常完善的私立学校。到七十年代后期,儿童入学率已达99.9%。到1977年5月1日止,全国有幼儿园13,854所,在校学生2,453,687人。 小学校24,777所,初中10,727所,高中5,028所,残疾人学校635所,各种大学1011所。 在校学生2,260,369人。 到1978年,除国立综合大学有62所自然科学研究机关以外,日本全国还有专门科学技术研究所915个,还有依法建立的私立科研所。 除了这些独立的研究机关以外,各大公司和公共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研究部门。从事课题研究并有二年以上经验的专家,当时就有26万多人。日本每一万人中就有23人是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同一时期美国是25人,西德是19人,法国是11人,当时的苏联为37人。 科技教育是教学课程中的重点。综合大学学生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是专攻自然科学的。 在物理学科方面,就在战后仅四年的1949年,汤川秀树博士首先为日本获得诺贝尔奖金。接着朝永振一郎博士于1965年,江崎玲于奈博士也于1973年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科技实力的增强,也增加了国际科技活动的内容。 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大军,对接受新技术以及改革工艺等方面是比较容易的。再加上强烈的竞争,企业不断进行所谓“合理化”改造,为了不断的刷新技术队伍,加强了岗位培训和业余的自我提高(上夜大学)等。 综上所述,战后日本的复兴及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特定的外部环境,较好地把握了特定历史背景所赋予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较高的国民素质、高储蓄率下的高投资,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及独特的民族性等内在因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今日的日本》,日本外务省。 ②《日本近现代史》藤原彰著。 ③《日本滕飞的奥密,经验和教训》,原《朝日新闻》编委大谷健著。 ④《日本人的集团心理》,人谷敏男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