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欧洲联合从错综复杂的现实逻辑演变而来,汇合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作为个人,莫内对欧洲统一影响巨大,同时也是有限的。正因为莫内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现实主义者,当形势转折的契机出现时,他才能为欧洲的前途找到具体出路。正因为莫内拥有“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也不清楚,但问题出现了,我们会合情合理地处理”的务实精神[①f],才能使遵循具体历史条件的联合道路成为西欧发展的重要潮流。但莫内关于欧洲统一的实践和主张,只能是当今西欧联合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没有哪一个人的实践可以决定欧洲的命运,没有哪一个人的主张可以反映全部的欧洲联合的历史进程。莫内,一个真正的欧洲主义者,无愧于“欧洲之父”的称号。 注释: ①a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②a参见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体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445-447页。 ③a让·莫内:《欧洲之父--莫内回忆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页。 ①b让·莫内:前引书,第85、86页。 ②b参见皮特·邓南、L.H.甘:《西方的新生--民主世界的美国化,1945-1958》,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344页。 ③b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④bW.F.汉里德、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页。 ⑤b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4页。 ⑥b参见艾兰斯·米尔沃德:《西欧的重建1945-1951》,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7页。 ①c皮特·弗罗拉:《西欧的国家、经济、社会1815-1975,资料手册,第二卷,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麦克米连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②c参见艾兰斯·米尔沃德:《西欧的重建1945-1951》,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131页。 ③c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80页。 ①d阿尔弗雷德·格鲁塞:《法国对外政策1944-1984》,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②d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③d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463页。 ④d、⑥d让·莫内:前引书,第97页。 ⑤dB.R.米歇尔:《世界历史统计资料,欧洲1750-1988》,斯托克顿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457页。 ①e参见安伯辛斯,哈伯德:《二十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哈佛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295页。 ②e、③e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0、31页。 ④e让·莫内:《欧洲第一公民,让·莫内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328、637页。 ①f《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