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薛汉伟 孙代尧 参加讨论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是没有经过重大争论就一致通过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始终伴随着激烈的争论。这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实施不到10年便终止。在废弃新经济政策以后,《联共(布)简明教程》把新经济政策界定为:允许“少许的商品流转自由”的暂时退却,“待积蓄起力量后,重新开始进攻”。[①]任何超出这一规定的理解都被禁止。在当代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新经济政策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被当作改革的根据。在改革深化的今天,为了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有必要深入探讨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及其实施的经验教训。
    巨大的成就与尖锐危机并存的时期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俄国的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前,由于连年的战争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播种面积和农作物产量锐减。1917-1920年的农业总产值只相当于1913年的60%左右。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到1925年农业生产已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单产水平比战前提高10-11%,比1920年提高56-57%;粮食总产量也比战前提高17%,比1920年提高1.2倍。国家得到的粮食也从1920-1921年的376百万普特提高到1925-1926年的496百万普特。国内战争结束时,工业生产更加萎缩。整个金属加工业(包括机器制造业)的产值仅为1913年的16%,纺织品生产仅为战前的10%。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工业生产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1926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相当于1913年的108.1%。
    在20年代,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福利、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到20年代末,小学生和中学生超过了战前的一倍,死亡率降低26%,婴儿死亡率降低约30%。
    在文化方面,20年代也是丰富多彩和成绩辉煌的年代。在理论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内部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局面,以致有人把20年代叫做“苏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黄金时代。”在艺术方面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引人注目的艺术高涨。在小说、诗歌和散文方面,也出版了大量的重要作品,造就了许多苏联文学界的巨匠。
    但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在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困难,甚至多次发生经济和社会危机。1924年春发生收购危机,1924年8月在格鲁吉亚发生农民暴动;1926年春,当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时,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
    这些危机的发生,从客观上说,是因为苏联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首先,粮食商品率低于战前,而收购又十分困难。俄国是依靠农民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为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和支持革命政权,选择了平分土地的方案。这个方案的积极作用是巩固了工农联盟,提高了农业生产;其消极面是增加商品粮十分困难。由于生产剩余农产品较多的庄园和富农农场在革命中遭到破坏,俄国农业的原始性和分散性更加突出了;尽管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超过了战前水平,但由于革命后的农民首先需要满足自身的温饱,可供出售的商品粮反而更少了。随着经济恢复,大规模建设提上日程,这个矛盾就尖锐地摆在苏维埃俄国的面前。
    其次,工人生活改善不大,特别是失业问题相当严重。直到1928年,农民一直是苏联社会变革的受益者,而居于领导地位的工人,生活改善不大,而城市的失业问题却相当尖锐,1922年失业人口为16万,1923年为64.4万,1924年为124万,1925年为98万。1924-1925年农村剩余劳力高达900万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对城市工人就业和改善生活的压力。以致于1926年意大利共产党政治局向俄共中央写了如下一封信。“同志们,在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下述情况,即统治阶级整体的生活水平,比被统治被奴役阶级中某些成分的生活低这样多。这一闻所未闻的矛盾是历史留给无产阶级的一种厄运;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危险就存在于这一矛盾中,……但是无产阶级如不以其集团利益的任务消除这一矛盾,就不会成为统治阶级;如果它不为普遍利益牺牲其直接利益,就不能保持它的统治和专政。”[②]
    此外,苏维埃俄国还存在客观形势要求快速发展和资金严重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谈到。
    这些危机的发生,如果说客观上的原因是经济生活中的上述矛盾;那么,主观上的原因则是新经济政策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
    “二元经济”及其政策的内在矛盾
    新经济政策之所以称为新政策就在于:(1)它容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2)强调利用市场机制;(3)给予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4)抛弃了极端的行政强制观念,主张以经济手段为主。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是同今天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相通的。但是,新经济政策决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而只是建立了“计划和市场的二元经济”[③]或着拿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两种体制并存的经济。同我们今天的两种体制并存的状况也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而是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的。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根据严整的理论而制定的,而是为缓解当时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在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列宁从1921年提出新经济政策,到1923年丧失工作能力为止,曾以全部精力从事这一政策及其相应的理论的制定。但是,直到列宁逝世,这一政策及其相应的理论都尚未完备。列宁虽然宣布: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但是,根本改变的仅仅是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看法,并没有从根本上革新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在当时还是不能设想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