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唐代公主入道原因与道观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宗教研究》 焦杰 参加讨论

唐代公主热衷入道为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颇为引人注目的事情。她们摆脱了传统女性身份的束缚,自由自在地与他人交往,构成了唐代社会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由于她们的行为与传统的观念不符,故后人对此颇有微词,明胡震亨在《唐音统签》中注李商隐《碧城》三首时说道:“此似咏其时贵主事。唐初公主多自请出家,与二教人媟近。商隐同时如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主皆先后丐为道士,筑观在外,史即不言他丑,于防闲复行召入,颇著微辞。味诗中萧史一联,及引用董偃水精盘故事,大指已明,非止为寻恒闺阁写艳也。”①近年来,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唐代女冠公主的研究,比较有力度的文章有丁放、袁行霈先生的《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和王汝涛的《玉真公主轶事考--兼论唐代公主入道》两篇。另外,李嘉郁的《长伴吹箫别有人--谈唐代中后期女冠公主的社交与恋情》及邹流芳的《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也对公主入道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这些文章虽然各有所见,但因为所掌握的资料与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关于唐代公主入道一事仍然有较大的论述空间。因撰本文,对唐代公主入道一事再做详细考证。
    一、唐代入道为冠的公主人数考
    《新唐书·公主传》于唐代公主入道有着比较明确的统计,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内容来研究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但有证据显示,不但《公主传》所载并不十分精确,而且今人在这个问题上也迷惑不清。譬如李嘉郁认为“检诸史籍,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唐诸帝201位公主中,曾有过入观做女道士经历的竟有21人之多。”其中“代宗之后入道的唐公主共有12位,即:德宗一女,文安公主;顺宗三女,浔阳、平恩、邵阳公主;宪宗二女,永嘉、永安公主;穆宗二女,义昌、安康公主;敬宗三女,永兴、天长、宁国公主;文宗一女,兴唐公主。”②她的说法显然没有经过细致的考证,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第一,《新唐书·公主传》所载公主共二百一十一人而不是二百零一人;③第二,代宗以后入道的公主有九个而不是十二个,敬宗三女与文宗一女并未入道,李嘉郁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根据《公主传》中“安康公主,为道士。乾符四年,以主在外颇扰人,诏与永兴、天长、宁国、兴唐四主还南内”一句话,其实这句话只说永兴等四位公主与安康公主混在一起颇为扰人,并没有说她们也入了道。这四位不能算在入道的公主里面。又,邹流芳认为“据《新唐书》卷八十三记载,唐代公主入道者共计13人,她们是:睿宗女金仙、玉真公主,玄宗女万安、寿春公主,代宗女华阳公主,德宗女文安公主,顺宗女浔阳、平恩、邵阳公主,宪宗女永嘉、永安公主,穆宗女义昌、安康公主”。④同据《新唐书》,她的结论又与李嘉郁不同。另外,姚平在《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中又说:“据《唐会要》,在212个唐公主中,共有10人曾被诏度为女道士。”⑤与前两人的统计又不同。显然,到底有多少公主入道还真需要论证一下。
    按:《新唐书·公主传》和《唐会要》卷六《公主》对公主入道都有统计,但略有出入。前者载十四位,后者载十一位,其中睿宗女金仙和玉真公主、玄宗女万安公主和寿春公主(楚国公主)、代宗女华阳公主、德宗女文安公主、顺宗女浔阳公主、宪宗女永嘉公主和永安公主、穆宗女义昌和安康公主等十一位公主两书皆有,她们入道当无疑问。《新唐书·公主传》多记载的三名是太平、平恩、邵阳。太平公主大名鼎鼎,根本不是女道士,但是她确实入过道,只不过后来又还了俗。如《新唐书·公主传》载:
    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熏戒,以拒和亲事。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⑥虽然太平公主少年入道成年以后还俗,但终究入过道,所以也应算做一个。
    平恩与邵阳是顺宗之女、浔阳公主的妹妹,按《新唐书·公主传》所载“浔阳公主,崔昭仪所生。大和三年,与平恩、邵阳二公主并为道士”⑦,则她们与浔阳公主同时入道。不过,紧接的下文是她们早薨的记载。《唐会要》中于平恩和邵阳公主的记载极简,未云入道只云早薨。《唐会要》的作者王溥与《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都是北宋时人,两人所见资料大致相同,可能是同一个来源,但是为什么在这一点上会有出入呢?究其原因可能是书写体例的关系,《新唐书·公主传》是传记形式,所录能详尽细,而《唐会要·公主》汇总辑要形式,所录甚简,如其记包括浔阳公主和平恩、邵阳公主在内的顺宗十一女曰:“汉阳,降郭鏦。普安,降郑何,赠梁国,谥恭靖。东阳,降崔杞。西河,降沈翚。云阳,降刘士泾。襄阳,降张克礼。浔阳,入道。临汝,早薨。阳安,降王承系。平恩,早薨。邵阳,早薨。”⑧因其简,故而极有可能漏掉了平恩、邵阳入道一事。实际上《唐会要》同卷《杂录》又载:“大和三年正月敕,浔阳、平恩、邵阳三公主,皆舍俗入道,宜令每年各赐封物七百段疋,仍准旧例,春秋两限支付。”⑨平恩、邵阳很可能入道不久即薨,故而《唐会要·公主》略其入道一事。根据两书所载,唐代入道公主前后共有十四位。
    在入道的公主中,文安公主的身份有很大的疑问。《新唐书·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均云其为德宗女,但《文安公主墓志铭》却说她是“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九代之孙,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第十七之女,今上之老姑也。”⑩不知此文安是否为彼文安乎?按:唐代公主名号有重复者,但相隔时间相对较长,如高祖时的永嘉和宪宗时的永嘉,穆宗时的义昌和昭宗时的义昌,代宗时的太和与宪宗时的太和;不过时间相隔较近的也有,只是不如前者多,如代宗时的普宁与德宗时的普宁,以及德宗时临真与宪宗时临真,难道德宗和顺宗之女都有封文安公主的?又按:《墓志》云文安卒于大和二年,与《新唐书·公主传》所云“薨大和时”同,则此文安与彼文安似乎为同一人;但《墓志》却未载此文安入道一事,似乎此文安与彼文安又不是同一人。不过,根据《墓志》所云“是加封鲁之恩,不及配陈之礼”之文,则知此文安与彼文安同样未曾嫁人。因此,正史所云文安与《墓志》所云文安是一人还是两人实不好妄下定语。又按:墓志的撰写者宋申锡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所记数据与史实不应有太大的出入,但志文中的有些数据明显含糊不清,如其云文安为高祖九世孙,但实际推算却是八世孙(如果文安的确是顺宗女的话),而从顺宗推算,文安应为文宗的姑奶。又如其云文安为顺宗第十七女,与《新唐书》和《唐会要》所记载的顺宗有十一女不同,即便因国史不修而导致正史缺载的话,出入也不应如此之大。但是,若说宋申锡撰写墓志时信口开河、信笔涂邪,也不至于将德宗女误为顺宗女。由此看来,若不是《墓志》有误,就是《新唐书》和《唐会要》有误,要么就是有两个文安公主。姑存疑待考。
    除此以外,据《唐会要》卷五○所载,唐代还有三个道观是因公主入道所建。一为咸宜观,“宝历元年五月(‘历’疑‘应’误),以咸宣(‘宣’疑‘宜’误)公主入道,与太真观换名焉。”(11)二为华封观,“天宝七载,永穆公主出家,舍宅置观……号华封。”(12)三为新昌观,“天宝六载,新昌公主因驸马萧衡亡,奏请度为女冠,遂立此观。”(13)此三位公主加上前面的十四位,则唐代公主入道者共十七人。除掉还俗嫁人的太平公主,则入道的公主共有十六位。这个数目占全部公主人数的7.6%,这个比例虽然不大,却也不能说很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