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37—1945年苏联远东政策的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罗志刚 参加讨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苏联就已处在德日法西斯东西夹击的威胁之下。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成为苏联事实上的敌人,日本仍是一个伺机北进的潜在对手,从而加剧了苏联两线同时作战的危险。然而,苏联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付,长期坚持奉行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以便集中力量首先战胜西面的主要敌人,为取得反侵略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必要的前提。1937-1945年苏联的远东外交政策,就是根据此基本战略方针制定和实施的。它涉及到广泛的国际关系,对大战的进程和战后世界面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936-1937年,中苏两国经过认真谈判,走上了准备合作抗日的道路。“七·七”事变急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实际上也增大了侵略苏联的危险,因此也推动了中苏加快合作的步伐,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署了两国互不侵犯条约。这个当时唯一的加强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国际法文件的签署,表明苏联坚定了援助中国的决心,标志着苏联援华制日方针正式形成,同时表明中国抗战在苏联的远东政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牵制日本、保证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一个强大国际因素。
    依苏联之见,最基本最恰当的援华方式莫过于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而这也是当时中国急需得到的一种外部援助。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极其缺乏武器和军事装备,日军在火器、飞机和坦克装备上,分别是中国的4-5倍、13倍和36倍[1]。很明显,苏联如果不在这方面大力帮助中国,就不可能有效地达到利用中国抗战牵制日本的目的。因此,苏联于1937年9月14日同中国达成了关于利用苏联贷款、具体提供军事技术、弹药和装备的协议。在《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生效的第一年里,中国从苏联获得的全部装备可用来装备20个师[2]。据统计,1937年10月至1941年,苏联共为中国提供飞机1235架、各类大炮16000门、汽车与坦克等车辆1850辆,以及其他枪支弹药与作战物资[3]。1938-1939年,中国从苏联共得到2.5亿美元的贷款。1939年6月16日,苏联还和中国签订了贸易条约。这个条约使中国比较容易同苏联就贷款问题进行谈判,有利于中国扩大购买军事物资。另外,苏联还向中国派遣了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来帮助中国抗日。第一批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于1937年抵华,到1939年2月,在华的军事专家已达3365人[4]。苏联志愿飞行员也来到中国,他们英勇地参加了中国领空的战斗,对日军造成很大损失。作为援华工作的补充,“七·七”事变后,苏联中断了和日本的贸易,禁止向其输出石油、煤、锰矿等各种军事战争物资[5]。
    援华制日是苏联远东政策的主要方针,其成功取决于中国坚持抗战而不发生动摇。因此,苏联在援华过程中利用一切机会鼓励中国抗战到底。例如,1938年5月,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在同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就远东形势会谈时,一面对中国所取得的军事胜利表示祝贺,一面指出,中国当时正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重要的是它必须坚决顶住,决不能向日本显露出丝毫求和的迹象[6]。
    诚然,国民政府对苏联大力相助是很感激的,但并非完全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苏联一再拒绝它的要求,不肯对日出兵。其实,苏联积极援华却不愿越雷池一步,是不难理解的。在德日对苏联虎视眈眈的紧张状态下,苏联有理由担心,对日出兵会刺激德国趁机在西方动手,致使自己腹背受敌。那样一来,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方针将功亏一篑。因此,苏联领导人虽答应源源接济中国抗战,但坚持“以不妨碍苏联对东西两方作战之准备为限。”[7]至于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拒绝对日出后的立场则更易理解。此时,它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对付强大的对手德国,确保欧洲战略重点,更不可能在远东冒险对日出兵,陷自己于被动的东西作战的窘境。
    国民政府更为失望的是,苏联为保证全力对德作战胜利,不仅拒绝参加对日作战,甚至在1941年底停止了对华物资援助。翌年3月,苏联又从中国撤回了军事顾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动并不意味着中国抗战在苏联的外交战略中失去了意义,苏联从此放弃了利用中国抗战牵制日本的方针。很明显,此时尽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降低了日本北进的可能性,但日本北进的危险依然存在。所以,苏联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坚持抗战,“紧紧束缚日本的手脚”,保证自己始终能在一条战线上对德作战。
    既必须继续依赖中国抗战在牵制日本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又要被迫停止援华,苏联如何解决这一尖锐矛盾呢?美国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帮助苏联缓解了这个矛盾。1941年,由于日美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美国把中国纳入了其全球战略的轨道,极欲通过援华抗战帮助实现其“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5月6日,它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鉴此,苏联在一遭到德国进攻后就极力推动美国援华,以便自己能卸下援华重担。7月底,莫洛托夫对来访的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霍普金斯表示,希望美国考虑到苏联被迫对德作战给援华造成的困难,给予中国一定的必要援助[8]。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迅速增强了对中国的援助,“到1941年底,维护和支持国民党就已经成为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关键所在了”[9]。这样,苏联在援华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很快便迎刃而解了。有了美国这一实力强大的国家来代替苏联扮演援华抗战的主要角色,苏联可以放心地停止对华军事援助而又能继续利用中国抗战牵制日本北进。
    长达4年多的苏联对华军事援助,增强了中国的抗战信心与力量,对中国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形势下坚持长期抗战,消耗敌人大量兵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为此,蒋介石曾于1938年5月5日致电苏联领导人深表谢意[10]。反过来说,中国坚持长期抗战,对牵制日本北进,保证苏联远东地区安全也起了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这在抗战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1938年,日本为进行汉口战役和广州战役而投入的兵力已达极限。在这两个战役结束时,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竟达24个师团,100万人以上。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根本无力遂其北进方针。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正确评道:“还有一些原因说明1939年是存在着日本利用武力反对苏俄的危险的一年……如果中国这个有组织的军事力量从舞台上消失,日本就比前两年甚至前一年更有可能同俄国发生冲突。”[11]由此可见,苏联援华制日方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不失为一项正确的外交决策。
    
    在远东方面,苏联政府从“九·一八”事变起就表现出不愿走片面外交道路,而力图通过不同方面的外交活动,促成本身对外战略目标之实现。“七·七”事变后,苏联由于认为援华抗战虽至关重要,但不足以完全保证本国远东地区的安全,决定继续调整日苏关系,对日推行缓和外交方针,进一步从正面来努力防止日苏战争。但是,日本侵苏意愿十分强烈,它蔑视苏联改善两国关系的主张,频繁制造边界纠纷和冲突事件。只是在日军于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诺门坎事件中遭到苏军的沉重打击后,日本政府才被迫表示愿与苏联改善关系,以掩盖对苏战争的准备工作,摆脱日本远东外交上的孤立地位。这样,苏联终于有可能进入同日本协调关系的新阶段。1939年9月15日,苏日经过谈判,签署了关于停止苏蒙和日“满”军队之间的一切军事行动的协定。此外,双方还在组成一个由苏蒙和日本以及“满洲国”代表参加的混合委员会,来确定在蒙古与“满洲国”的边界的问题上达成协议。9月15日协定的缔结,使苏联有可能同日本就两国贸易、日本购买中东铁路的付款和签订渔业协定等问题展开新的谈判。结果,1939年12月31日,双方签署了日本付款新协定,同时,还就渔业问题达成了协定,苏联同意将渔业协定延长至1940年。而且,双方商妥缔结一个较长期限的渔业协定[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