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缘何支持欧洲一体化?(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赵怀普 参加讨论

2、追求一个理性的、有效率的和有助于减轻美国负担的欧洲
    从维护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出发,美国强调一个一体化的欧洲应是一个理性的、有效率的欧洲,并且这样一个欧洲将有助于减轻美国为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所承受的负担。由此,对这样一个欧洲的追求便构成为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理性的欧洲,包括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含义。就前者而言,美国希望欧洲各国联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强和巩固欧洲乃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1951年7月,时任北约最高指挥官的艾森豪威尔说, 只要欧洲继续为“一块一块的领土篱笆”所分割,它将难以解决它的问题。而“一旦欧洲实现统一,法国和比利时的农场和工厂、德国的铸造厂、荷兰和丹麦富裕的农田、意大利熟练的劳动力,将为共同的利益和幸福创造出奇迹”(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1年7月30日,第164页。)。在政治方面,美国相信一体化将有助于消除欧洲传统的民族主义,从而避免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杜勒斯称,美国人“坚定地认为欧洲的分裂是以往彼此间爆发战争的原因。欧洲人应该共同地联系在一起”(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5-1957年),杜勒斯同艾哈德会谈备忘录,1955年6月7日》(FRUS,1955-1957:Memorandum ofConversation,Dulles-Erhard,7 June 1955)第4卷,第291-292页。 )显然,美国认为一个经济上和政治上统一的欧洲将可以消除欧洲国家间的战争,它同时也有助于抵御共产主义对西欧的侵袭,从而巩固和加强欧洲资本主义体系。这正是马歇尔计划的首要目的。因为归根结底,只有这样一个欧洲,才有可能和有能力帮助美国遏制苏联。
    而一个有效率的欧洲则会使美国更容易与之打交道。60年代初,肯尼迪抱怨没有一个与他(作为美国总统)相对应的欧洲总统。70年代,基辛格称他在有要事需与欧洲盟国磋商时却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应当说,对于一个一体化的联邦的欧洲可能给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带来的危险,战后大多数美国政府是认识到了的,美国当然反对一个由敌对的大国控制的欧洲向它的领导地位挑战。但是,从凯南到基辛格甚至到更近的美国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认为,欧洲人不仅必须解决欧洲自身的问题,而且至少从长远来看,美国不应让欧洲依赖自己,换句话说,欧洲在美国的帮助下应逐步走向自立。凯南在1947年围绕马歇尔计划进行的讨论中指出,欧洲人必须采取主动,欧洲各国政府应承受主要的负担,美国不能帮助那些不愿意自助的人(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47年,凯南致艾奇逊函,1947年5月23日》(FRUS,1947,Kennan to Acheson,23 May 1947)第3卷,第227页。)。1956年10月,艾森豪威尔更明确地指出:“虚弱不能够合作,而只能够乞讨……美国必须促使西欧国家建立起自信和力量,如果它们要做美国的好盟友的话。”(注:沃纳:《艾森豪威尔、 杜勒斯与西欧统一》(Geoffrey Warner,Eisenhower,Dulles and the Unity of WesternEurope),载于《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第69卷第2期(1993),第325-326页。)基辛格也认为,一个依附于美国的欧洲对美国并非好事。然而,必须强调指出,实际上所有的美国政策制定者都希望一个统一的欧洲在大西洋联盟的框架内同美国进行密切的合作,并且大多数政策制定者也认为欧洲会这样做。准确一些地说,美国希望欧洲既独立(自立)又依附(接受美国的领导)。
    一个理性的和有效率的欧洲固然符合美国及整个西方的利益,但美国支持建立这样一个欧洲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即期望它来减轻战后美国所承受的负担。美国之所以在马歇尔计划中坚持要欧洲制定一个四年经济复兴计划,就是要避免使欧洲人四年后再回过头来向它要钱。艾森豪威尔始终认为,欧洲的统一“将意味着(欧洲)尽早脱离美国及其他大西洋国家的援助”(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1年5月30日, 第164页。)。肯尼迪当政期间对美国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极为关注, 他认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将能够在共同防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为援助贫穷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能够同美国及其他国家一道共同降低贸易壁垒,解决商业和金融问题,甚至能够“在广泛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领域发展协调一致的政策”(注:《总统公文:肯尼迪,1962 年》, 第538页。 )。尼克松上台时,已开始认识到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世界其他大国包括西欧的日益崛起,他认为,“一个高度凝聚在一起的西欧将使美国摆脱许多负担。”(注:施沃布:《冷战后时代的美国与欧共体关系:冲突还是伙伴关系?》(Rene Schwok ,US-EU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Conflict or Partnership?), 博尔德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20页。)简言之, 美国希望一个一体化的强大的欧洲能够使美国部分地摆脱因遏制苏联而日益增加的防务开支,并且分担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需要指出的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的收支不平衡状况日趋严重,在它期望欧洲多作贡献以减轻自己负担的考虑之上,又增加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即欧共体能否给美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约翰逊、尼克松政府对美欧间的经济竞争深感忧虑,认为欧共体在欧洲对美国企业树立壁垒并在第三国市场上对美国商品进行歧视。里根政府更是对建设中的欧共体内部统一市场有可能变成“欧洲壁垒”表示担心。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美国政府认为美欧之间新的贸易关系的建立对美国利大于弊。克林顿政府就认为:“一个经济上更强大的欧洲比一个更虚弱的欧洲,对美国更有好处,欧洲越强大,它吸收的美国出口就越多。”(注:美国新闻署:《美国-欧盟首脑讨论纪要,1995年6月15 日》,第2页。 )不过,这种总体上的乐观结论并不能掩盖美国对许多欧盟经济政策所持的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态度,更不能掩盖冷战后美欧经济矛盾日益加剧的事实。事实上,随着美欧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越来越不利于美国以及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华盛顿对通过以经济上的代价来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容忍程度在不断降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