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近代法国的经济增长模式(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沈坚 参加讨论

然而,从19世纪起,法国的经济开始逐渐转型,农业产品的短缺影响也逐渐减弱,产生全面经济危机的因素也复杂得多。这段时间的危机主要有1788—1789年,1795—1799年,1809—1811年,1816 —1817 年,1825—1826年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农业歉收的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因素,金融秩序混乱的因素,以及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因素,海外市场丧失的因素等的影响。由于农业和商业的进步,在这些危机中农产品的匮乏带来的粮价上涨幅度也比17世纪小得多。从第一帝国起,次要的谷物价格也不再像小麦的价格那样攀升。这些危机虽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但在1825年的危机中,纺织业也出现了类似英国的纺织品过剩的现象。
    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经济危机表现为“中间状态”的混合型危机。农业的因素和工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呈现更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从1833年到1843年的纺织业危机只是局部危机,没有普遍意义。1839年的危机是较为全面的危机,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就很复杂,有农业危机的前兆,有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有美洲市场的堵塞等等。1848年前后的经济危机是法国19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又最为激烈的危机,也是“中间状态”危机的典型。首先在1846年出现严重的农业歉收,小麦和土豆都减产,随之而来的是饥荒和粮市骚动。这场农业危机部分地造成了1847年的金融危机,因为有大量资金外流从事粮食的投机买卖。但1847—1848年的工业危机有其他的诱发因素。例如,铁路建设动用了过多的资金,冶金业投入大量资金建造铁轨,有些土地所有者甚至变卖土地而购买铁路公司的股票,造成工业资金的短缺。同时工业危机也并没有因为农业形势的好转而有所缓解。从1847年起农业丰收,工业形势却持续恶化,从1848年起,棉花的消耗下降了30%,羊毛的消耗下降了56%,煤产量下降3/4,铁路工地停止了建设。1849年,冶金业继续滑坡,棉纺织业的危机一直延续到1850年至1851年(注:于阿尔、勒甘等:《当代法国:1789年至今的变与不变》,第72页。)。
    19世纪下半叶,尤其从70年代开始,随着法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法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法国的经济危机呈现真正的工业危机的特征。农业歉收的后果只局限于农业范围,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大减弱。而且农业危机现在更多地表现为产品过剩的危机, 如在1857年、1883年、1893年、1907年都是这样的情况, 在危机期间农产品的价格下跌。危机不再是先在农业部门表现出来,而是首先在金融和信贷领域爆发。拿1882年至1884年的危机为例,最初是股市价格的投机性上扬,使得一些大的信贷机构出于谨慎的考虑先提高延期交割(一种信贷形式,它使得期货买方可以延期结帐)的费用,然后中止了延期交割,如此对期货交易者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由此造成金融危机,首先在里昂,然后在巴黎相继发生。1882年,总联合银行倒闭。但工业生产指数和铁路投资指数还在继续上升,直到1883年才爆发生产过剩危机。但是这种时间顺序并不与经济危机发生逻辑联系。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生产过剩危机的先兆。工业利润的危机通过股市和银行反映出来。 从1880年起,煤、钢铁和纺织品的价格由于过量生产下降。 再加上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超过工人实际工资的提高,消费跟不上生产。工业利润的下降,加重了金融的投机,最终造成银行利润的下降,引发金融危机。这是一种纯粹由于追求高额利润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法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式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危机中,农业危机的影响仍有一定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分析19世纪晚期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时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言。
    法国的经济危机除了有重要意义的“混合型”经济危机的特征外,经济学家们往往对法国19世纪经济危机的次数、经济危机的起迄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比如,80年代的危机,卡龙和布维埃认为是1882年,克罗泽和勒维—勒布瓦耶认为是1883年,马可维奇认为在1884年。 19世纪末的危机,马可维奇确定为1899年,克鲁泽定为1900年, 勒维—勒布瓦耶则认为是1901年(注:勃罗代尔和拉布鲁斯主编:《法国社会经济史》第4卷,巴黎1979年版,第129页。)。这反映出法国经济的起落变化常常是渐变式的和不明显的,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危机的解释。
    四、不俗的增长业绩
    法国经济的渐进增长模式并不意味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并不能由此责备法国工业化水平低和落后。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来说明。
    国际间的比较往往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的,在使用这些数据之前有必要作一点说明。统计数据在19世纪还并不十分精确,尤其在19世纪的上半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统计,主要通过推测得到。再一个容易带来误差的是统计在定义上的不一致,比如工业产值包不包括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农民自产自用的工业品产值等等。另外,进行国际间比较时,由于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的不同,各国的产值经过换算后才有比较意义。因此我们在比较时要注意:使用的数据应该是经过处理的数据组,要考虑定义的不同,要考虑统计数据的时代因素。
    指责法国经济增长缓慢的观点认为,法国在18世纪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在19世纪初被英国所超过,而到19世纪末又落到德国和美国之后。我们暂且不论某一阶段和一个参照系比较,继而又换一个参照系的比较方法是否对法国来说有失公允,一个人人可见的简单事实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两个世纪的发展中,法国始终处在人类工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中,也即处在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行列,18世纪晚期法国在经济总体实力上高于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再次超出英国。对于这样的一个长盛不衰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是不应该受到责备的。
    事实上,法国经济的增长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缓慢。我们可以先和英国作长时段的比较。大革命以后虽然法国落后于英国,但差距并未拉大。1830—1914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平均1.6%的速度增长, 而英国1841—1901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 %(注:帕特里克·凡尔莱: 《 工业化 1830 — 1914 年》 (Patrick Verley,L'industrialisation 1830—1914),巴黎1989年版,第8页。)。 当然,在19世纪早期,统计数字是残缺的和不可靠的。如果我们把比较的年代略往后移,结果也相差不了多少。根据法国经济史家贝洛克经过整理过的数据,1860年至1910年,法国和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87%(注:科林·海伍德:《1750年至1914年法国经济发展》(Colin Heywood,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Economy,1750—1914),伦敦1992年版,第13页。)。如果考虑到数字统计上不可避免的误差,定义的不同(如工业产值计不计农业自产和自我消费的工业品,计不计手工业品等),涉及的年份也不尽相同,客观地说,它们工业增长速率是非常接近的。
    19世纪晚期,法国经济被美国和德国超出,但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是老牌工业国在新的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英国也概莫能外。可贵的是法国以后始终跟上了美德发展的步伐,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些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如汽车工业和铝的冶炼等。有数据表明,法国在20世纪初的10年间许多经济部门的增长率超过英国,甚至不逊于德国。
    问题还不仅于此,国民生产总值表现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真正体现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准。由于在近代法国的人口增长在欧洲大国中最慢,法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上表现更好。
    由此我们看到,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法国远低于德国,略低于英国,但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上,和德国的差距大大缩小,并超过英国,表明法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英国要快。而且这一阶段的比较,我们还应注意到两个因素:第一,在19世纪晚期,法国经历了它在19世纪相对经济发展缓慢的阶段(1860—1896),而德国这个时期正是它的经济快速增长期;第二,法国在这个阶段是农业停步不前的时期,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对法国更不利一些。法国在19世纪的实际表现完全值得称道。
    经济表现的好坏,包括两个方面: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数量方面即为产品或产值的总量,质量方面则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我们的比较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劳动生产率是劳动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每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量,它体现出一个经济实体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来衡量一种经济制度能够提供给人们商品和服务的潜力,并且和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紧密相关。1978年,英国史学家奥伯利安和坎得合著了一部书《1780—1914年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通往20世纪的两条道路》,其中对英国和法国的劳动生产率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有关两国工业生产率研究的结论,使世人十分吃惊,被公认为工业强国的英国,在工业化的全盛时期其工业劳动生产率还不如法国!
    虽然表中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可靠,因为在19世纪初统计本身是不精确的,再加上法郎与英镑换算的问题,但它反映出的大致面貌和趋向却是明白无误的。在整个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法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只有到19世纪末,法国的优势才丧失,但从20世纪初起,法国又赶了上来。
    综上所述,法国在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一种渐进的、没有起飞阶段的特征,这种渐进并不意味着法国经济增长的缓慢,从长时段来看,法国的经济增长业绩值得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