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希腊神话与历史(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王以欣 王敦书 参加讨论

爱琴考古的突破给学术界以极大震动,使学者们对神话的史实基础刮目相看,使古老的欧赫墨罗斯主义复活,也为有关神话历史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神话毕竟是神话,不是史料,其中有大量夸张虚构的成分。把神话当成信史,只能闹出笑话。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逐渐把握了冷静、客观、重实证的研究方法,避免重蹈谢里曼所犯的错误,把神话历史性的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无论把神话看作信史,还是不加分析地把神话一概视为虚构,都属极端作法,今天看来都不足取。
    爱琴考古的惊人成果从未打消学者们对神话历史性的怀疑和否定。以特洛伊战争神话为例,自谢里曼发掘希萨尔利克遗址以来,虽然主持遗址发掘的几位考古家都肯定神话的史实基础,但怀疑和否定者也一直大有人在,并争论至今。《希腊研究杂志》曾在1964年刊登了四位著名学者有关该问题的争论;7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多次举办相关的研讨会;特洛伊战争神话的历史真实性始终是学术争论的热点。(注:参见《希腊研究杂志》(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第84期(1964 年)刊登的讨论文章《特洛伊战争》:胡克尔:《迈锡尼希腊》(J. T .Hooker.Mycenaean Greece)第166-168页,伦敦,1976年版;另见布里克(T.R.Bryce)书评,刊登于Bibliotheca Orientalis XLV
    No.5/6,1988年9-11月号,第668-680页。)肯定也好,怀疑也好,历史、考古学家见仁见智,对考古、语言成果和神话材料作出各自的分析判断,是完全正常的学术现象。在得到更充分的实证前,争论将持续下去。
    从事希腊史前史研究,神话是不可或缺的材料。神话对考古事实的阐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神话指导考古家寻找古昔的历史、消逝的文明;神话为历史、考古学家提供解释考古事实的历史线索,为那部“没有释文的画册”补上释文;神话也使他们困惑、失望。神话反映的“历史”同考古重建的历史常常是矛盾的,有时还是不可调和的。历史学家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只要神话与考古事实没有明显的冲突,学者们还是尊重神话提供的历史线索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弥合和缩小两者之间的分歧。当两者无法调和时,为了尊重考古事实,学者们只好牺牲美丽的神话,或寻找与神话并不矛盾的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怀疑是可贵的科学的品德,是接近真理的钥匙;然而,信仰神话的历史基础也同样可贵。一位特洛伊问题专家曾说:“信仰是一种宗教品德,不是历史家的品德,但为了信仰而孜孜求知则是极可敬的做法。”(注:多纳尔德·伊斯顿:《特洛伊战争被发现了吗?》(Donald Easton,"HastheTrojan War been found"),《古物》(Antiquity),第LIX期(1985年),第195页。)为澄清真相,研究者们仍要有些谢里曼的“痴”。
    四 神话学派的观点
    上世纪70年代爱琴考古的突破不仅促进了希腊青铜时代历史的研究,也激发了神话学者对神话--历史关系的兴趣,使古老的欧赫墨罗斯主义重焕青春。一些学者过高估计了神话的历史价值,把神话看作历史事实的复制。他们不仅相信神话人物及其业绩是有史实依据的,甚至连神话的谱系和编年也信以为真。(注:马丁·尼尔森《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泉》(Martin P.Nilsson,The Mycenaean Origin ofGreekMythology),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32年版,第3-4页。)这种极端的研究方法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而真正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是德国的“神话历史学派”。
    “神话历史学派”的真正奠基人是德国古典学者K·O·缪勒(1797-1840年)。他是古典学通才,精通历史、考古、语言和文学,对神话学的研究尤为精深。他的名著《科学的神话学绪论》(1825年)被看作是神话学研究成为科学的里程碑。缪勒认为:解释一则神话,必须解释其起源。他强调神话的地域性、部族性,致力于追溯神话的史前起源,将神话的融合与形成同上古部族的历史迁徒活动相关联,开历史学派研究之先河;(注:汤普森:《历史著作史》第3分册下卷,第214- 215页。)但该派的真正繁荣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一些著名学者如E ·罗德(1845-1898年)、E·梅叶(1855-1930年)、C·罗伯特(1850-1922年)、U·维拉姆维兹(1848-1931年)、E·伯特等均在该时期崭露头角。他们利用缪勒的历史分析方法,参考考古和语言学方面的新成果,探讨史诗、神话形成的历史渊源,对希腊青铜时代的历史复原工作贡献颇著。1932年,瑞典著名希腊宗教史学家M·P·尼尔森发表《希腊神话的迈锡尼源泉》一书,通过有说服力的考古调查,系统确立了希腊英雄神话起源于迈锡尼时代的理论,为复原神话的历史基础作出贡献,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神话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严谨的、实证主义的、历史的,重视对古神话文献和古语言的研究以及考古成果的利用。该派研究的重点是神话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旨在弄清某则神话的最早文献出处,确证该神话原型的最早版本;澄清神话的形成年代及其随后的演变过程;似乎找到了神话的源头也就弄清了神话的本质。该派的分析方法有如给神话发展进行历史编年,将神话形成的源头追溯到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如部落的迁徙、城邦间的纷争、一个王朝的倾覆等。历史分析的结果之一“就是把隐藏于传说背后的史实层次揭示出来”。因为史实成分恰恰寓于神话陈述的故事情节中,历史分析则要从神话故事中发现这些历史线索,并加以分析核实,将之作为神话产生的“源头”。(注:关于“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参见简-皮埃尔·渥尔南特:《古希腊神话与社会》(英译本)伦敦,1982年版,第211-212页。)
    历史学派追溯神话的历史根源,在持有社会学观点的神话学者看来,并非神话学之真谛,找到了神话的“源”不等于弄懂了神话。神话的意义不在于它所叙述的“古史”是否属实,而在于神话本身的社会功用及其内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即风俗、仪式、制度、生产和生活方式、大众的观念和信仰以及种种物质文化成就等。神话讲述的历史故事只是一种表象,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才是“真实的”。换言之,神话的意义在于它能反映社会本身,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神话-仪式学派、社会功能学派、结构主义神话学等,均不注重神话与历史事件的联系,而强调神话与社会的联系。“神话不是将历史事件译成神话语言,再由学者们转译回历史。”神话所反映的是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换言之,神话植根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并“真实地”反映它们。(注:简·布罗墨尔编:《希腊神话的解释》(Jan Bremmer,ed .Interpretations of Greek Mythology ), 伦敦, 1987 年版, 第216页;第233页。)
    神话-仪式学派关注神话同仪式而非历史的联系。有些神话是明显解释仪式的;有些神话的仪式内容则颇隐晦,看上去象是陈述一个情节怪诞的历史故事,与仪式无关,但实际上仍反映了仪式。例如:阿伽门农祭杀女儿伊菲革涅亚以平息阿耳忒弥斯女神愤怒的故事,表面上看讲的是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小事件,但实际上反映了少女青春期的过渡仪式。(注:肯·多登:《死亡与少女》(Ken Dowden.Deathand Maidens)第2章,伦敦和纽约,1989年版。)神话-仪式学派力求从神话中透视出隐含的仪式原型。在这派学者眼中,神话没有历史成分,只有仪式成分;历史是表象,仪式才是真实的内核。他们有时颇显极端,将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故事统统看成古老的仪式,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