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政治的“低姿态”和经济的“高姿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方论丛》 左学德 杨晓平 参加讨论


    1975-1985年是日本战后的第四个十年,是日本政治、经济都出现重大转折的时期。由于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踏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为最终同美国、西欧形成世界经济鼎足三分之势奠定了牢固基础。1985-1995年是日本战后的第五个十年,这期间日本积极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并适应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大趋势,采取积极姿态推动亚太经济合作时代的到来。
    日本自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开始向稳定增长阶段过渡获得成功,这是日本经济成熟和健康发展的标志。福田赳夫1976年出任首相后顺应时代变化,制订一系列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结果当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袭来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唯独日本不仅没有滑坡,反而因开发出的节能产品畅销,保持6%的较高的增长率。
    1985年日元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广场饭店”协议,被迫大幅度升值,这显然不利于日本商品输出。但日本决心变不利为有利,及时抓住日元升值的机遇,把升值的日元转到国外,大搞跨国经营。结果,无形中使日本的财富大增。据统计,日本资本向海外“全面出击”之前的1982年,日本海外资产净额仅为250亿美元,而向海外全面出击的第一年即1986年便增至18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从投入国际性经营的日本企业数目来看,也很惊人。据日本国外贸易组织1990年统计,仅在美国和加拿大经营的日本公司便有956家。西欧共同体在1991年提供的统计表明,欧共体内有2298家日本公司。又据日本贸易振兴会披露,1989年日本在亚洲东盟五国有3191家公司。60年代以前,日本还是一个纯债务国。80年代以后,日本在国际上连年出现巨额顺差,1987年外汇储备超过西德,跃居世界首位。加之资本输出剧增、海外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同年海外净资产增加到2407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9年日本对外投资超过美国,又成为头号投资大国。1988年日本银行资产已占国际银行资产的35%,1989年世界十大银行被日本所独占。由此可见,到80年代末,日本已处于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
    80年代以来,日本倡导“亚太经济合作”,这是对美国经济霸权的严重挑战。二战后东亚的崛起是世界瞩目的大事。日本在60年代成为经济大国。70年代出现亚洲“四小龙”。80年代中国和东盟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增长道路。东亚的经济规模1960年只及西欧的31%,美国的21%,而1990年则分别上升到73%和61%。按此速度发展,下世纪初东亚经济规模将超过西欧和北美[14]。在经济发展和合作方面,日本一再强调“雁行模式”,并自命为东亚经济的排头雁,这固然反映了日本企图左右东亚经济的意愿,但在一定意义上也确实反映了日本带动东亚经济的作用。日本还把目光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日本工商界人士1967年最先发起建立“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1980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利用访问澳大利亚之机,由日澳共同发出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这一半官方组织的倡议。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气势,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7月在东京七国首脑会议上正式抛出“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并于年末在西雅图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首脑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参加。对于美国意在同日本争夺亚太地区主导权的这一新政策,日本又采取“低姿态”,有意识地避免同美国正面较量,而是特别注意巩固其在亚洲的地盘。“脱美返亚”这一口号反映了日本的这一时期的新动向。
    自从苏东剧变后,美国把和平演变目标转向中国,大搞“人权”外交。日本对美国的“人权”外交虽有附和,但保持一定距离。最突出事例是1990年7月休斯敦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日本首相海部在一片制裁中国声中,力排众议,强调排斥或孤立中国将不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并决定会后分阶段恢复对华贷款。1991年8月海部首相访华。1992年中日建交二十周年之际,日本天皇访华。在日本带动下,西方国家陆续与中国恢复了正常往来,结果由美国搞起的对华“制裁”宣告土崩瓦解。1993年1月日本首相宫泽访问东南亚,在曼谷发表演说,宣布了日本同东盟国家合作的四项原则:(1)推进政治、安全保障对话;(2)坚持经济开放;(3)联合起来推进民主化;(4)在支援印度支那方面实行合作。这被称为“宫泽主义”。同日宫泽对记者谈话宣布日本“不再当军事大国”,并说这是“今天日本必须发出的最重要的信息”[15]。
    综上所述,日本今天地位的取得,同战后五十年来的“政治的低姿态”与“经济的高姿态”的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而且正是二者的结合的结果。
    注释:
    ①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泽文出版社,1984年,第18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总合研究所:《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日本总研出版股份公司,1983年,第101页。
    ③ 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30页。
    ④ ⑨ [11]有泽广巳:《日本的崛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41、660、732页。
    ⑤冈义武:《现代日本政治过程》,岩波书店,1977年,第190页。
    ⑦吉田茂:《十年回忆》,第三卷,第90页。
    ⑧信夫清三郎:《战后日本政治史》,第4卷,劲草书房,1968,第1151页。
    ⑩小林义雄:《战后日本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64页。
    [12] [13]赫赤、谭健等:《日本政治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8、299页。
    [14]参见:《世界知识》1993年第22期陈鲁直《克林顿为何倡议召开西雅图会议》一文。
    [15]时事社东京1993年1月16日电和时事社曼谷1993年1月16日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