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正确评价世界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秦元春 参加讨论

二 正确评价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派别的头面人物
    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的国际工人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者代表了运动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但在这个运动中也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者相敌对的各种机会主义的派别。对这些派别的头面人物的研究,应将其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各个阶段分析得比较细致一些,尽可能做到具体而生动地再现每个历史人物的全貌。
    拉萨尔是德国工人运动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的活动和思想意识均带有两重性。在1848年德国革命期间,他响应马克思的号召,投身革命斗争,并为此坐了牢,但他同时对旧法统与旧法制抱有幻想。60年代初,他曾帮助工人摆脱自由资产阶级的影响,在建立德国工人独立政治组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却千方百计地暗中勾结俾斯麦,妄想把全德工人联合会变成普鲁士王朝的御用工具。尽管如此,对于拉萨尔在1848年德国革命和10年(1858-1869)反动统治时期的表现,我们应该基本上予以肯定。
    巴枯宁是俄国历史上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深有影响的人物,素有“无政府主义之父”之称。然而,对巴枯宁早期曾经是一个民主主义者的历史事实,人们却未予重视。1842年10月,巴枯宁就开始在卢格主编的《德国年鉴》上以茹尔·埃利扎尔的笔名发表了《德国的反动。法国人编纂的文集片断》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以法国民主主义者的身份鼓吹自由、平等和博爱,从而标志着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1843年6月,巴枯宁发表在《瑞士共和主义者报》上的《论共产主义》一文,说明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1847年11月,巴枯宁在巴黎纪念1831年波兰起义大会上发表的反对沙俄专制主义的演说,反映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成熟。1848年3月,巴枯宁发表在巴黎《改革报》上的《宣言》,以“共和万岁”和“民主万岁”的激情口号结束,表现了他对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信心。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之下,他投身于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高潮之中。从法兰西兵营到德累斯顿的街垒,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久之后,巴枯宁由民主主义者向无政府主义者蜕变。这是巴枯宁的个人悲剧所在。尽管巴枯宁发展成为一个把“骗子、强盗、暴发户、复仇主义者、奸商的特点”集中于一身的人物,但是,对他早期民主主义阶段还应给予肯定。
    众所周知,伯恩施坦是修正主义的鼻祖。伯恩施坦作为苏黎世“三人团”的成员和《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发表前后的历史,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伯恩施坦主编《社会民主党人报》期间的活动,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一样,在整个80年代和在90年代前期,都是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注:有关新的探讨可参阅彭树智:《伯恩斯坦与“社会民主党人报”》,载《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从伯恩施坦的全部演变史来看,他一生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线的过程:由青年民主主义者下降线发展到“苏黎世三人团”的一员,再沿上升线发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即马克思主义者的阶段,最后又沿着下降线发展下去,成为修正主义者、社会帝国主义者。这个发展过程表现了他与考茨基有着不同的特点。考茨基前期是民主主义者,中期是马克思主义者,后期成为修正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从这个意义上说,伯恩施坦是比考茨基更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普列汉诺夫同样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比较复杂的头面人物。早期,他是个民粹主义者,后来与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德等人在日内瓦创立“劳动解放社”,翻译和介绍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积极宣传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同伯恩施坦、施米特等人的哲学修正主义展开了原则的斗争。这时的普列汉诺夫已经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1903年以后,他在策略和组织问题上摇摆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总的倾向则是充当了孟什维克的思想领袖的角色。1914-1918年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期间,他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与考茨基一起鼓吹资产阶级“保卫祖国”的口号,终于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列宁不仅对普列汉诺夫一生的功过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的态度,在坚持原则斗争的同时,照样肯定其历史功绩,而且对普列汉诺夫生平的某个阶段,例如1903年至1914年,也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列宁指出:“从1903年以来,普列汉诺夫就在策略和组织的问题上极可笑地动摇着:(1)1903年8月是一个布尔什维克;(2)1903年11月(《火星报》第25号),主张同‘机会主义者’孟什维克建立和平;(3)1903年12月是一个孟什维克,而且是一个热烈的孟什维克;(4)1905年春天,布尔什维克胜利以后,争取‘敌对的兄弟们’的‘统一’;(5)1905年年底到1906年年中是一个孟什维克;(6)从1906年年中开始,有时离开孟什维克,在1907年伦敦代表大会上斥责孟什维克(切列万宁已经承认)‘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7)1908年同取消派决裂;(8)1914年又重新转为取消派。”(注:《列宁全集》第20卷,第359-360页。)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由于这种政治上的摇摆不定态度,他根本不可能组织起一个“流派”,最多“只能搅起一些浪花”。可是,列宁在这样说的同时还指出:“普列汉诺夫个人的功绩在过去是很大的。在1883-1903年的20年间,他写了很多卓越的著作,特别是反对机会主义、马赫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的著作。”(注:《列宁全集》第20卷,第359页。)1918年5月,即普列汉诺夫逝世3个月后,列宁提议出版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1921年1月,列宁更发出号召:若不研究普列汉诺夫的全部哲学著作,就不能成为一个觉悟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1922年,列宁提议出版普列汉诺夫文集,搜集流散在国外的普列汉诺夫的文稿、藏书。所以说,即使反面人物,也需要将他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考察其历史活动,从而判定其功与过。列宁对普列汉诺夫所作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与豁达的态度为我们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者评价复杂历史人物的典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