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史新探(5)
〔1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 第4卷,第263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 〔18〕参见拙文:《德国文艺复兴的几个问题》,载于《德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6-18页。 〔19〕郑如霖:《略论法兰西文艺复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文中,总结法国文艺复兴共有六个特点,还指出艺术受外部影响为特点之六。详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第60-68页。 〔20〕Douglas Bush:《The Renaissance and English Humanism》多伦多出版社1939年英文版,第78页。 〔21〕Jasper Ridley:《The Statesman and The Fanatic:Thomas Wolsey and Thomas More》,伦敦1980年英文版,第56页。 〔22〕Joseph S·Block:《Factional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1520-1540》,《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BoyDell出版社1993年英文版,第34页。 〔23〕Green:《Renaissance and Refomation》, 伦敦1977年英文版,第44页。生年说法不一,有些书上记为1466年或1469年。按:伊拉斯莫生于尼德兰,1495~1499年就学于巴黎大学,曾游学于意、英等国,1506年在都灵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他1521年~1529年长期定居于巴塞尔,而瑞士联邦此前1499年业已独立。他1529年4月-1535 年住弗赖堡的时间并不长,故传统说法把他作为德国人文主义者,是不确切的。 〔24〕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2卷,第256页。 〔25〕Jan kumpera:《Comeniu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Actes/Proceedings》Montreal 1995年版第232-233页。 〔26〕见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92-393页;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修订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645页等。 〔27〕详见拙著:《罗马教皇列传》,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139页。 〔28〕拙文:《耶稣会的成立及对早期来华耶稣会士的评价》,载于拙主编:《世界中世纪史新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261-275页。 〔29〕参见谷勒本著:《教会历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83年版,第423页。 〔30〕J·G·Davis:《Utopia and the Ideal Society》 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年英文版,第44-45页。 〔31〕原书为:《文艺复兴的典型》,纽约1901年版第309页, 转引自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5页。 〔32〕康帕内拉:《论最好的国家》,《太阳城》附录1,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33〕亚·沃尔夫著:《16、17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21页。 〔3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61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