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对东北亚国际事件的政策(1895—1903)(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习与探索》 李朋 参加讨论

1897年上台的麦金莱总统入主白宫后,在全神贯注地准备美西战争的同时,分出精力关注一下东北亚的形势,连续撤换了两位“处理对华事务不力”的国务卿,在1898年9月起用了老资格的东方事务外交家约翰·海;此外,麦金莱还任命了主张在中国问题上对列强采取强硬立场的康格代替了田贝任驻华公使。麦金莱和约翰·海认为,在该地区的问题不能采取美国在拉美以及菲律宾所采取的军事或吞并的手段。于是借英国前来游说美国共同采取措施防止东北亚地区形成“门户关闭”局面的时机,约翰·海将美国的政策整理成以“门户开放”为旗帜的声明,在1899年9月至11月以照会的形式分别送交给英、法、德、俄、日、意等国政府。 这个被称为“门户开放”政策宣称:“每一个国家,在其影响所及的相应范围内,第一,对其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干涉。第二,对于上述利益范围内,除自由港外的一切口岸的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通用中国现行约定税率。其税款概由中国政府征收。第三,在此种‘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进出港之他国船舶,不得课以较本国船舶为高的港口税。又,在此种‘范围’所敷设、管理或经营之铁路,运输属于他国及其商民的货物,所收运费,在同等距离内不得较其对本国商品运输的同类货物为高。”[15](P129-130) 对此各国自然都看清了美国的言外之意,所以,除了俄国之外都表示接受。俄国认为,这是专门针对俄国的;如果放弃中东铁路合同中的“减税”和“自定运价”的特权,这无异于让俄国在满洲乃至东北亚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中东铁路将成为他人的工具,满洲也将成为倾销外国商品的基地[3](P211-213)。俄国在实质上拒绝了美国的“门户开放”的要求,同美国形成了对抗。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一面高举门户开放的大旗,使之成为美国处理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公开的原则。另一面让这面旗帜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筐,美国不同时期的对华政策都可以放在其中,而绝非一条永恒的政策或原则。
    就在“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不久就遭遇了义和团运动严峻的考验。美国干涉军2500人相对于1.9万人的进攻直隶的八国联军来说虽然人数不多, 而且也少有关于美军在华军事行动的记载,但这是美国军队第一次踏上中国领土实现军事和政治目标,这无疑是美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历史上绝大多数情况下美国政策虽然是政治性的,但是却遵循非军事途径解决[10](P160)。八国联军入侵后的局面:一面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倾向加重,尤其是俄国已经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占领了整个满洲;另一面是来自中国民间的仇洋和反清政府运动高涨,清政府摇摇欲坠。美国政府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并且存在如此激烈的仇洋情绪的国度中,此时动武以至造成列强军事占领、中国被瓜分的局面,对于尚无充足力量投入东北亚方向的美国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要想以最小代价发展美国的利益,要想阻止列强瓜分而自己却难以插手的时刻,最好的策略是防止清朝政府不至因此战而崩溃,否则美国利益将毁于美国无法控制的战乱之中。美国对华政策重要的影响者之一、 前国务卿西沃德认为,因为内外交困而虚弱,才不得不听命于美国,按照美国的原则行事的,一个享有主权的清政府,统治着众多根本无法驾驭和征服的人口,对美国是有利的[14](P84);“拯救清政府”于水火之中,还能改善美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追随欧洲列强”牟取“渔翁之利”的形象。所以,1900年7月3日美国再次提出了“门户开放”照会,被称为“第二次门户开放宣言”,其中增添了“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则。受到俄国压力的英、日等列强自然乐得有美国领头向俄国挑战,尽管没有谁是要认真落实诺言,但是很快就予以响应,纷纷表示绝不侵占中国领土,绝不谋求侵害中国主权。俄国发现自己再次被当作了目标,因为只有俄国占领了大片中国的领土,褫夺了中国多项主权,所以俄国对《辛丑条约》阳奉阴违,拒不撤兵,并加紧向清廷索取更多的垄断权益,酝酿《中俄银行协定》。
    重新回到以外交的方式与列强在东北亚竞争的美国,自然是无力与俄国全力对抗,而试图以与俄国秘密交易的方式,实现美国在中国满洲的政治和经济利益。1901年9月美国总统麦金莱被暗杀,美国的注意力暂时转向国内事务, 新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起初像小学生一样,在麦金莱的外交班底的指导下贯彻既定方针,但是不久他就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罗斯福在1901年12月3日的国情咨文中称: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和巩固海军舰队,因为一旦战争开始,就不能建设舰队了,而美国的舰队及其人员都亟待加强,而且应当及早加强,否则就会遭到失败,就是对国家的犯罪。众所周知,当时没有哪个国家攻击美国,他以武力支撑扩张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不过他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任务是“沿着既定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不管将来列强同中国签订什么样的条约,美国都应当从中获得相同的优惠,只要保证美国享有优惠,美国不反对任何国家同中国签订任何协定[16](P38-48)。
    1902年2月1日,美国一面抗议说俄国向中国谋取的垄断性权利“直接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削弱了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能力,也使美国人的商贸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可能引起其他列强在中国寻求同样的排他性的特权,这将完全违背列强所允诺的在华实行公平贸易的原则和门户开放政策。”[17] 另一面仍然试探与俄国合作瓜分满洲利益的可能性。为了向俄国示好,约翰·海声明:“美国政府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态度永远是友好而诚挚的,美国政府相信俄国同中国缔结的协定不会忽略美国在满洲的商业利益。”[18](P102) 当日本策动美国联合干预中俄谈判时,约翰·海仍然认为“与俄国明显的敌人联合行动,必将过早地使美国同俄国的关系复杂化”,表示只要俄国不坚持《银行协定》,美国政府就不会反对俄中的政治协定。可是,俄国对美国的抗议极为不满,用友好的语句坚决拒绝了美国的抗议。约翰·海在2月12日再次声明:“我永远承认俄国同满洲的关系具有十分特殊的性质并且永远承认由此而产生的、它的某些无可争议的权利。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对俄国为制止去年事件重演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感到同情,可是,我们不能对我国在满洲的商业遭到破坏而无动于衷,这种破坏是俄中协定签订的必然结果。”[18](P107) 在与俄国公使喀西尼谈话中,约翰·海还第一次直截了当地说美国同意使满洲从中国分离出去,同时强调美国对英日结盟持否定态度,他说:“英日报刊力图把我说成是幻想中的同盟的坚定的拥护者,或至少美国同英国已有默契。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讲的话完全是不真实的。我们当然希望同所有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可是您可以相信,同俄国友好并保持我们两国间的非常忠实而诚挚的关系,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18](P107)
    由于此时满洲的形势非常微妙:还不能确定英日同盟及俄中协定的后果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同时还担心英日俄撇开美国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所以美国无法判断自己对他们的最后态度。英日结盟未与美国作过任何磋商,并置美国地位于不顾,打算不依靠美国的地位保证这两个国家在远东的利益,这让美国感到不快和疑虑;另外日本以后完全可以依靠这个同盟直接干涉满洲事务,而美国此前正与俄国协商,指望能就满洲问题达成一项有利于美国的协定,英日此举无异于在拆美国的台。而美国考虑俄国此时肯定受到了英日同盟的巨大压力,如果及时向俄国靠拢,可能收到投桃报李的效果。至于“门户开放”,在美国本来就不是不可以变动的原则,让美国获利才是大原则,一切政策要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原则。当1902年2月14日俄国问及美国对英日同盟的态度时,约翰·海以极其激动、极其坚定的口气要俄国使臣相信,美国对英日同盟一无所知,请阁下对此不用怀疑[18](P110)。
    然而,让俄国最为担心的《英日同盟条约》协约在1902年2月11日正式发表了,在此前后美国一再表示“抗议”,同时又“对俄国兼并满洲表示理解”并附加条件,特别是美国的抗议神秘地与《英日同盟条约》签订的日期“不约而同”,以及清朝政府竟然也在同一天拒绝了与俄国讨论《银行协定》,使得俄国似乎嗅到了这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外交的玄机--要俄国为其火中取栗,而非鼓励和增进俄国的利益。于是同传统的盟友法国于1902年3月16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并于20 日公之于世:英日条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远东的现状和普遍的和平,为了捍卫中国与朝鲜的独立和门户开放。俄国正式放弃了与美国的“交易”谈判,因为俄国此时兼并满洲,必将使自己在战备不成熟的时候,与日本对决沙场,获利只有美国。紧接着迅速结束俄中谈判并达成协议,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分三期撤出满洲,尽管保留了许多,而且不久俄国便加以利用的“拒绝撤兵”甚至“增兵”的条款,但是彻底断绝了美国插手的机会。两大集团所有列强都公开表示在东北亚方向的“缓和”意图,一切暗流都被掩盖了起来;但正是从此开始,列强在东北亚的格局和沙场决战的方针终于确定了下来,双方走上了通向战场的不归路。由于与俄国交易失败,美国开始暗中加强与英日的关系,鼓励日本向位居东北亚优势地位的俄国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