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底图内斯库的大联盟外交(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周旭东 参加讨论

按照底图内斯库的回忆,他从英国获得了帮助。但据罗马尼亚史专家B·兰格考证,英国没有给予具体的承诺, 而是底图内斯库利用卡罗尔看重英国的心理,夸大英国对他的支持,以使卡罗尔国王同意与苏联就双边援助条约进行谈判(注:[罗]B ·兰格:《罗马尼亚与大国》(Dov B.Lungu,Romania and the Great Porwer),伦敦,1989年,第62-63页。)。在得到卡罗尔国王和罗政府的授权之后,1935年9月,底图内斯库与李维诺夫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底图内斯库向李维诺夫提出,罗苏缔结双边援助协定应该是法苏、捷苏缔约后自然的结果。底图内斯库提出罗方的要求:第一,苏联应保证罗马尼亚的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希望苏联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作了更大的让步;第二,罗苏条约不应只特别针对一个侵略者,不应象法苏、捷苏条约那样暗示德国为侵略者,而是针对所有侵略者(注:[罗]扬·奥普雷亚:《底图内斯库的外交活动》(Titulescu's Diplomatic Activity),布加勒斯特,1968年,第98页。)。按照底图内斯库的想法,罗苏结盟不仅针对大的修约主义国家,还针对匈、保一类小的要求修约的国家。李维诺夫起初拒绝底图内斯库的建议,他认为,罗苏之间的援助缺乏相互性。首先,假如苏联受到入侵,罗对苏的帮助甚少;其次,从地理位置上看,罗肯定先于苏联受到德国的进攻,苏联不得不先承担对罗的援助义务(注:[罗]扬·奥普雷亚:《底图内斯库的外交活动》( Titulescu's
    Diplomatic Activity),布加勒斯特,1968年,第98-99页。)。李维诺夫向底图内斯库提出问题说:假如苏联和波兰发生战争,罗马尼亚将站在苏联一边?鉴于罗波订有盟约,苏联希望罗马尼亚彻底拆散这一反苏的联盟。对于苏联的这一要求,底图内斯库坚决拒绝。李维诺夫认为罗的方案只对罗有利。底图内斯库则暗示,若苏不能保证罗的安全,罗将很可能成为德国的卫星国。
    10月初,底图内斯库继续与李维诺夫就罗苏结盟问题交换意见,双方的分歧点仍然是原来的三个方面,但由于法国议会对法苏条约的争议极大,法苏条约迟迟未能批准,苏联准备对罗作出让步,同意将对罗的援助扩展为反对所有的侵略者,作为交换,罗也同意假如波兰进攻苏联,罗将援助苏联,但苏联拒绝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再作让步,李维诺夫称,让苏联承认罗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法国尚未批准法苏双边援助条约,罗苏双方都不准备走得太远。对于国内外关于罗苏正就结盟进行谈判的传言,双方均作了公开的否定,但底图内斯库同时声明,只有通过与苏联建立友好和双边信任关系,罗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注:[罗]尤金:《两次大战之间的罗南关系》(Romania'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Yugoslavia in the Interwar Period),纽约,1992年,第206页。)。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集体安全第一次受到严重冲击。底图内斯库在意埃边境危机时,就预料到国联若不能解决意埃危机,那将对小国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他告诫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如果集体安全失败,小国将失去赖于生存的基础,条约、协定、保证将被视作废纸。
    罗马尼亚积极推动并加入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小国的命运是相通的。底图内斯库向英法表示,如果国联决意要使制裁取得成功,罗愿意加入对意大利的石油禁运,当时意大利石油进口中的60%来自罗马尼亚。但他的建议并未被英法采纳,集体安全以失败告终,这对底图内斯库是个严重打击。不过他仍聊以自慰,埃塞俄比亚毕竟是个孤立的非洲国家,而罗马尼亚有完整的同盟体系,埃塞俄比亚那样的命运大概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然而,1936年3月的莱菌兰事件, 却给集体安全政策也给底图内斯库个人的命运以致命一击。
    莱茵兰事件与埃塞俄比亚危机不同。如果说埃塞俄比亚危机涉及的仅仅是东非的殖民地问题,并未构成对凡尔赛体系的严重威胁。那么,莱茵兰事件却直接触动了欧洲现存秩序的根基。纳粹德国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与诺加洛公约的规定,出兵莱菌兰非军事区,对法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底图内斯库原以为法国会迅速在法德边境陈兵,并对德国实施更严厉的经济制裁。但法国毫无作为,法国继在逐渐失去对德国的军事优势后,又失去了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其国际威望一落千丈。罗马尼亚对法国的传统信赖开始削弱。这是底图内斯库30年代谋求集体安全路线最严重的打击。他向法国发出疑问:“你们在3月7日(即纳粹德国进兵莱茵兰之日)不能防卫自己,我们能指望你们帮助我们反对侵略者?”(注:[意]安东尼·蒂海默·考杰西:《法国在中东欧的外交危机》(Anthony Tihamer KomJathey,The Crises of France's East Central European Diplomacy 1933-1938),纽约,1976年,第159页。)
    埃塞俄比亚危机和莱茵兰事件也使东欧的各个小国唯求自保。底图内斯库不再拥有反《四国协定》时小协约国强有力的支持,也不再拥有压赖伐尔签署法苏互助协定时五国代表的身份,土、希、南都表示在大国冲突中将保持中立,只剩下捷克斯洛伐克仍是底图内斯库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忠实盟友。
    在这种局势下,底图内斯库力图从两个方面来挽救集体安全。一是提出小协约国作为一个整体迅速与法国正式结盟。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建议,但法国急于寻求英国的合作,担心自己承担东欧的义务引起英国反感,因此反应迟缓;小协约国内部对此也有分歧,最后决定将此建议推迟到1936年9月的小协约国会议上进行讨论; 二是重新与苏联恢复结盟谈判,试图通过加强与苏联的合作来维护罗的安全,并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罗苏两国在国际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底图内斯库在国联就埃塞俄比亚危机发表的演讲,得到李维诺夫的高度评价;李维诺夫在国联就莱茵兰危机发表的演讲也给底图内斯库留下深刻印象。李维诺夫反复向国际社会呼吁遵守国际法,尊重各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切使底图内斯库越来越把苏联看作是维护欧洲安全的重要支柱。
    1936年6月-7月,应土耳其的要求,英、法、苏、罗等国在瑞士的蒙特勒举行会议,讨论修改洛桑条约中的关于黑海海峡问题的条款。这次会议为罗苏两国就双边援助条约的谈判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在蒙特勒会议上,罗马尼亚对苏联作了友好的表示。当时苏联建议,若土耳其在战时保持中立,当德国舰队接近里海时,应当允许为履行援助罗马尼亚和苏联义务的法国舰队通过海峡。英国为了绥靖德国,表示不应歧视德国舰队。底图内斯库不惜得罪英国坚决支持了李维诺夫的建议。
    然而,底图内斯库的对苏政策在国内遇到越来越激烈的反对。其中直接影响罗苏谈判的是铁卫团在罗国内的活动。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得势,使铁卫团在罗马尼亚的力量迅速增强。1936年夏,铁卫团和罗马尼亚国内的左翼发生冲突,罗政府对左翼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铁卫团在举行一系列游行活动,反对罗与苏联合作,并直接攻击李维诺夫的犹太人身份。铁卫团在罗力量的上升和罗政府对它的宽容不能不引起苏联的注意。
    与此同时,苏联对与罗缔结互助条约的兴趣也有所减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使苏军通过罗马尼亚的问题显得不那么重要。第一,法苏双边援助协定仍没有军事方面的安排;第二,苏联怀疑法国是否准备履行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第三,在苏联看来,罗马尼亚是否允许苏军过境对苏联援助捷克斯洛伐克而言,并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李维诺夫在1936年春告诉捷克斯洛伐克,不论是否与罗达成协定,苏联在必要的情况下将通过罗领土(注:[罗] B·兰格:《罗马尼亚与大国》(Dov B.Lungu,Romania and the Great Porwer),伦敦,1989年,第7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