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思考(之二)(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军事历史研究》 彭训厚 参加讨论

(五)政府效能是综合国力得以发挥、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表明,政府的组织效能对充分发挥综合国力赢得战争胜利关系甚大。战争动员的组织实施,既在于政府在战前制定的动员计划的周密性和比较符合战争的实际,更在于战争爆发后政府能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战局的发展变化,以果断决心和有力措施,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力量的综合效力,才能保证战争的需要。
    在苏德战争前夕,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纳粹德国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德国由于控制欧洲大部分军事经济资源,其工业基础超过苏联50%以上。到1942年,由于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失利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加上在工业处于东迁过程之中,德国的工业基础已超过苏联2~3倍。但是,苏联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全国总动员,发挥资源雄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到1942年底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战时转轨,并在主要技术兵器的生产上超过了德国,为扭转战局和最后战胜纳粹德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政府握有全国政权,掌握国家主要经济命脉,有大量军队和兵力来源,如果动员起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抗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企图是不会得逞的。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未能有效地实施动员和组织抗击日本的入侵。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在物力、财力严重缺乏,军需民用物资来源极少,面临缺衣少食的极端困难局面下,坚持动员民众长期抗战。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解决物力、财力困难,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到抗日战争末期,财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武装力量发展到120余万人,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法西斯国家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军抑民”的政策,把扩军备战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战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保持庞大的军队和高额军费,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把发展军火工业放在首位,削减民用工业和与军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这种畸形经济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引起国内各种矛盾激化,实际上削弱了支持战争的经济能力,削弱了综合国力,战前德国工业水平居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首,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其经济的脆弱性日渐显露,到1945年,国力枯竭,经济陷入崩溃境地。日本在战前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军事化,到1941年,70%的民用工厂转为生产军品,引起各种矛盾爆发,原料、财政、劳动力危机及政治危机接踵而至,终于导致经济总崩溃。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得利于国民经济协调一致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建国初期,列宁就强调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至卫国战争前夕,苏联已建立较强大的工业基础,拥有巨大的物资储备。在战争初期,苏联虽然由于战略指导失误,蒙受巨大损失,但他们及时纠正错误,一年之内便完成了经济上的战略转变。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全力保障军工生产,但始终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至战争结束时,民用企业生产一直保持适当比例,粮食生产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至战争结束时,民用企业生产一直保持适当比例,粮食生产不断上升,物资储备相当于开战时的水平。苏联的经验说明,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国防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就没有保障。因此,只有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六、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器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极其宝贵。除上述五个方面的启示外,军事思想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先进或落后,是导致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又一重要启示。
    和平时期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据此制定出长远的和中、近期的军事科研与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同时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期,把战略、战役法和战术研究深透,并建设一支符合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的、精干的武装力量。但是,英、法、美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却出现了相反的情景:它们错误估计形势,缺乏国防意识,和平麻痹思想严重,一切均采取“慢慢来”的态度,放松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武装力量建设,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吃了大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认为,德国已被解除武装,俄国正处于革命痛苦之中,同法国和美国打仗的可能性很小。基于这一认识,英国政府于1919年8 月确定以“十年无大战”作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原则,甚至一度将其延展为“20年无大战”。于是,英国政府只专心于矛盾重重的帝国事务,却把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放在极次要、无足轻重的地位。30年代初,皇家空军居于法国、意大利、苏联、日本和美国之后,为世界第6位;海军舰艇陈旧不堪, 没有新型舰只投入现役,陆军只能动员1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1923年,英国内阁批准在5年内建立52个空军中队,但这个计划一直拖了15 年才得以完成。1934年,当德国已于前一年退出裁军会议并开始重新武装时,英国成立了一个国际需求委员会,该委员会就英国国防的缺陷进行研究后提出的报告还说:……在欧洲的德国虽已重新武装并成为英国的潜在的敌人,但幸运的是,德国尚未充分武装起来,英国还有时间来做防御准备。英国仍固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经验,认为英伦三岛有海峡天堑,陆上有法国作屏障,因此强调空中封锁和海战,以发展海军和空军为主,企图通过海上争夺和空中轰炸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以持久作战制胜。因此,大量削减陆军经费,过于轻视陆军建设,忽视了大规模陆战准备。在希特勒大肆扩军备战、磨刀霍霍之时,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却达到了高潮,有人竟鼓吹英国“单方面裁军”,甚至有人还提出“关闭所有募兵站,解散陆军,解散空军的武装”,“取消整个可怕的作战准备”,可谓荒谬至极。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陆军建设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在法国战场几乎全军覆没。
    法国的情况和英国几乎同出一辙。法国盲目地认为,它的军队是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它看来,德国的军备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英国军队几乎全部解散,其它国家非小即弱,算不上对手(注:[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2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71页。)。正是基于对形势的这一分析, 法国把国防建设视为可以慢慢来的软指标,对任何问题都一拖再拖。在政府里,1928年提出的国防动员法,拖了整整10年才获得通过;在国防部,当年的国防经费不知怎么用法。“以致1935年度拨款的60%不得不转入1936年度”(注: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第1卷, 人民大学出版社1977 年版,第157页。)。有关国防工业的规划、武器的定型等,都成了在会议室里久议不决的研究课题,从而对法军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号称欧洲头号陆军强国的法国,仍迷恋于凡尔登要塞防御取得胜利的光荣,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经验,过分夸大地面专守防御的作用,马奇诺防线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法国以每英里100 万美元的巨额耗资修筑“马奇诺防线”,重点发展陆军尤其是步兵,陆军的人数占90%,而海、空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他们对德军的闪击战视而不见,设想新的战争还会像1918年西战场那样,德军的进攻将以步兵为主,从坚固筑垒地域突破。法军设想依托“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足以把战争拖向持久,战而胜之。当德军以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在航空兵和空降兵配合下,绕过马奇诺防线,穿越阿登山区,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境向前推进时,法军统帅部被这种“快速战争吓呆了”。结果无力抵挡,仅1个多月便被征服。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缺乏快速机动力量, 是法国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当时法军的坦克总数量并不比德国少,但沿用落后的技术,分散到前线各部队作支援步兵战斗用,没有形成快速机动的突击力量。正如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说: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于它的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素质方面,而是在于法军的“理论”方面。法军根本没有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法国的失败是全部军事原则体系的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