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中期保守党的所谓意识形态“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约瑟夫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有评论家形象地指出,约瑟夫是撒切尔主义降临人世的“施洗者约翰”,撒切尔夫人完全是在约瑟夫的影响下接受经济自由主义的(注:K.Harris,Thatcher,London,1988,P23.)。 撒切尔夫人的谋士谢尔曼也评价说:“通过对战后保守党经济哲学和政策的彻底批判,约瑟夫在1974年时闪耀出撒切尔革命之光,他的思想是撒切尔主义的源泉。”撒切尔夫人后来也承认,“如果没有希思和知识分子所做的一切,我们后来的事业可能永远无法成功……是希思开始真正推动思想大潮朝反对社会主义方向的转变”(注: J.Ranelagh,Thatcher's People,London,1992,P152.)。 随着凯恩斯主义、法团主义日益暴露出无法克服的弊端,到70年代中后期,中间道路已经成了“泥泞之路”, 人们不愿意再走下去了。 1976年夏,工党卡拉汉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被迫采取了一些带有货币主义色彩的政策。在当年9月的工党年会上, 卡拉汉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公开宣布与凯恩斯主义和充分就业原则决裂(注: J.Callaghan,Time and Chance,London,1987,P571-572.)。 几乎与此同时,撒切夫人在成为保守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领袖之后,逐步把一批党内左翼赶出影子内阁,转而起用一些年轻的右翼议员,并对党的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清洗(注:M.Thatcher,The Downing Street Years,London,1993,Chapter 8-9.)。1978年年底到1979年初, 英国通货膨胀直线上升,劳资冲突进一步加剧,罢工浪潮席卷英伦三岛。撒切尔夫人抓住“不满的冬天”这一有利因素,在是年夏的大选中获胜。按照一位著名历史学家的观点,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的胜利与1945年以来的任何一次政府变动不同,它被视为英国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历程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卡拉汉的失败则标志着以法团主义、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以及工会权力为主要内容的旧体制的终结(注:K. Morgan,The People's Peace:British History 1945-1990, Oxford, 1992,P437.)。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入主唐宁街10号, 由此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撒切尔主义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