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世界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 徐友珍 参加讨论

世界战争还使得长期形成的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格局动摇,历史的活动舞台扩大到整个世界。美国、日本从战争中进一步崛起,跻身于列强争霸世界的行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饱受战争苦难与磨练的广大东方国家,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它们的民族解放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连成一气,猛烈地撼动着资本主义的世界统治秩序。然而,战胜国无视新历史趋向,以各自利益和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胜国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体系。新秩序赖以维系的机构仍是老面孔,袭用旧的规范。它不仅解决不了旧矛盾,而且造成了大量新问题。战争又破坏了旧有的平衡与调节机制,英国渐失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不再拥有调节世界支付体系的手段,而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美国并未承担起世界金融的领导角色,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缺乏坚实基础与调节机制。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积累、演化的结果。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相互依存、利害与共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传统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及各国靠向殖民地和相互转嫁危机来摆脱经济危机的习惯做法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实行对经济生活和劳资关系的干预,开始摆脱了国内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仍是一片混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德、意、日等国企图乞灵于武力重分世界,而试图规范国际经济行为、防止战争势力蔓延的各种努力因资产阶级各国政府的短视行为而均告失败,战争和革命再次成为历史的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搏斗,并最终以无数生命财产损失的惨重代价完成了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诸种历史跨越。延续数世纪之久的欧洲霸权局面终告结束,新兴的资本主义美国和社会主义苏联异军突起,形成两极格局。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越出了苏联一国范围,形成一个阵营,民族解放运动走向彻底埋葬殖民制度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竞争共处和各民族争取自由平等、共同进步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民主自由、民族自决、民族平等等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则,终于成为普遍接受的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稳定的基本准则;规范国际经济活动的组织与行为规则应运而生;战争所孕育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因素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交往与全面交流。
    战后时代首先在美苏矛盾尖锐激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全球对抗不断升级中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发端于二战后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的开发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及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和其他地区。全球冷战对峙与科技革命这两股潮流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冷战时期,形成了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急速推进与国际社会的政治分裂与对抗同时存在,互相制约、此消彼长的局面。资本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对经济生活和劳资关系的干预调控机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均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传统资本主义走向当代资本主义,并迎来了长达20多年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加快了经济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依存。社会主义国家则积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防建设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在增强国力、扩
    大政治影响、推进社会改造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不分国情与时代条件的差异而照搬斯大林模式的现象也严重存在。苏联东欧内部加强了经济合作与互助,但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孤立、遏制,加上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很长时间脱离世界经济主体。由于冷战体制从根本上违背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也压制了民族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理,两大阵营彼此敌对与隔绝状态难以持久。到60、70年代,两大阵营全球冷战对峙局面已开始松动。
    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在战后急速发展,并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达到高峰。一大批国家从此挣脱了殖民枷锁,形成第三世界。亚非拉国家独立后普遍面临改变殖民经济的基础和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艰难使命。在60、70年代,东亚、拉美、南欧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急起直追,步入现代化进程并崛起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非拉三洲从世界历史后台进入前台,卷入世界发展的大潮,这是本世纪以来最惊人的全球巨变。
    70年代中期以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兴起,这场增强、扩展、延伸人脑功能的智能革命改变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技术成果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状况,而很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和部门,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促进了80年代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结构调整,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资本流动和国际分工的加速。新技术革命以全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国际交流和联系,有力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国际竞争趋向全球化与白热化,推动了世界范围的调整与改革浪潮。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行大幅度调整与改革。中国在70年代末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途,开始走出困境,突现崛起之势,苏联、东欧在各种内外因素的挤压之下丢失了社会主义阵地。冷战结束以来,占世界人口一大半的原有和现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60多个发展中国家,相继卷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大潮。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形成和发展,为建立统一全球市场创造了条件。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历史进入一个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为特征的后冷战时代。新科技革命必将推动生产进一步国际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必将利用国际化拓展,加强对外扩张,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不会缓和,还将继一步激化,加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从而推动世界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