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史料的发掘,澄清了历史真相,一些未见的史料的问世则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图景。上文所及,黄清福的发掘,塑造了一位华人马丁·路德·金的形象。另外,作者还根据前人提供的线索,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确切证据,证明了在美国内战中的华人士兵除吴恒毅、达德尔、亚梅等人外,还有一位Charles Pierce,作者称他为毕尔思,并且他还是参战华人中参军时间最长--2年零10 个月--和贡献最大的一个。毕尔思参加的是联邦军队的第十四步兵团,这个兵团参加过许多次重大的战役,为美国南北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毕尔思也参加了40多场战斗,其中有几次是著名战役,因此得到提升,并亲身经历了联邦军队的最后胜利。内战中参战的华人英勇作战,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对公民责任与义务的体认,也有力驳斥了华人不会为美国打仗,华人对美国没有作出贡献的谬论。 以上是张庆松博士的《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一书的几个显著特点。正是由于它角度新颖、观点鲜明、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及大量翔实而具权威性的资料,使得此书内涵丰富,有力度。为此书作序的余江月桂女士称此书“是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最全面、最深入和最权威的研究”。此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 当然,此书也有某些不足之处,例如作者用了诸多笔墨写国会内部围绕排华问题所进行的辩论和法庭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审理情况,但对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和排华法案出台的特定社会环境却较少涉及。另外,作者在论及排华起因时,强调了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和其逐渐形成的白人至上的传统,其它方面的因素没有做过多的处理。下面将对排华起因问题,结合书中的一些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 关于排华起因的研究在国内已有多篇论文刊出,论点多集中在经济因素和种族歧视这两方面(注:详见陈晓燕:《近代美国排华根本原因辨析》,《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9期;梁茂信:《论19世纪后期美国对华移民政策》, 《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庄锡昌:《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4期。)。 经济方面又主要是华人到来所引起的职业竞争。最近,又有学者提出,近代美国排华的基本历史原因是近代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同时期的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一差距造成中国廉价劳动力对美国市场的冲击(注:陈晓燕:《近代美国排华根本原因辨析》,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9期。)。 学者论及排华问题时,从民族立场出发,往往有很强的民族主义色彩,使得结论不够客观。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的扩张与美国的成长,是与印第安人被屠杀、驱赶及其文明的衰落相伴随的。新移民们对土著人的征服在造成土著人文明衰落的同时,也在他们内心印下烙印。他们害怕有一天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因此“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和偏见,在他们心里深深扎下根(张著第3页)”。可以说,这就是他们排外的本源。所以, 我们就可以看到,美国人不仅排斥黑人、亚洲人,对同属于白种人的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在最初的接触中,英裔移民们都采取的是歧视的态度。1729年,由于入境爱尔兰人人数较多,宾夕法尼亚颁布法令,对爱尔兰入境人数进行限制,用该殖民地一位官员的话说:“如果允许爱尔兰人继续入境,他们就会成为殖民地的业主”(注:Leonard Dinnerstain andDavid Reimers ,The Ethnic Americans:A History of Immigrationand Assimilation,New York,1981,p.2.转引自梁茂信:《美国的排外主义演变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早期来美的爱尔兰人因贫困而受到歧视。1857年,一个调查纽约的公共住宅的委员报告说,爱尔兰人“房屋的破败、损毁,只有与居民的污秽与之相当”(注:[美]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著,许季鸿等译:《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15页。)。 又由于爱尔兰移民多是天主教徒,因此被美国本土主义者认为是罗马教皇派来夺取政权和消灭新教的代理人。内战中爱尔兰人勇敢作战减少了人们的敌视,但作为异教徒的歧视依然存在。1887年还成立了一个旨在反对爱尔兰移民的组织--美国保护协会;另外,爱尔兰人还曾被认为是道德败坏的外国人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破坏者。当爱尔兰人在西海岸焚烧华人洗衣馆时,东海岸爱尔兰人的村庄也被反爱尔兰分子烧得一干二净。 德国人最初移民美国时就与英裔移民发生冲突。英裔美国人对德国人充满偏见。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对人类增殖的观察》中写道:“为什么让莱茵河两岸的乡下佬成群结队地涌入我们的领地,让他们排斥我们的语言和风格?为什么英国人发现的宾夕法尼亚变成了外人的侨居地,很快德国人就会将我们德国化而我们却不能将他们同化?”(注:Frank,J. Coppa and Thomas T. Curram, TheImmigrant Experience in America,Boston:G.K.Hall & Co.1976.pp.53-54.)1848年后进入美国的德国人被认为是感觉迟顿的啤酒桶、 大肚皮、大笨蛋,民族主义者还指责德裔移民是新教、安息日的亵渎者、由僧侣控制的天主教徒及无神论者。 可见,排外主义在美国由来已久,从殖民地时期就开始诞生,并且逐渐形成白人至上的传统。19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制定第一个归化法案,其中规定,有资格得到美国国籍的人,必须是自由的白人(freewhite persons)。华人所到达的不仅是他们所向往的乐土, 还是这样一个有着排外传统的国度。 很多学者认为,华人最初来美是受欢迎的,此书的作者也持这种观点,只是后来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华人才开始受排斥。这个论点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商讨。我们知道,美国人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形成了独立、自由、效用至上等观念,在此之上产生了强调行动与效果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反过来又使这些思想观念具有更概括的哲学形式,使之变成更自觉的社会意识(注: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在19 世纪中后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体系虽未形成,但实用主义的观念已经扎根。当时西部开发需大批劳动力,然而由于条件限制,从东部输入劳动力还不如从大洋彼岸直接输入更便宜,于是就有了大批华工来美。“几乎从踏上旧金山土地那一刻开始,华人就遭受到苟刻的待遇。基于种族主义的恐惧与信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他们从美国排挤出去”。一些资本家对华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赞不绝口,但这绝不妨碍他们对华工业已形成的偏见与歧视,在他们眼里,华工“不过是他们为了解决劳动力缺乏的燃眉之急而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已”。(注:杨国际等:《美国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75页。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当横贯大陆的铁路一经修成,华工就成为了他们眼中毫无用处的弃儿,1868年中美签订的蒲安臣条约,只是在美国需要中国劳工时期内保持效用。(注:Tricia knoll,Becoming Americans, Asia Sojourners,Immigrants,and Refugees in the WesternUnited States,Coast to Coast,1982.p.15.)普通劳动者阶层由于认识的局限,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大量华工的存在,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是抢夺他们的饭碗,因而最早的排华运动,就是由劳动者阶层所发动的。 华人移民是随着美国淘金热的兴起而大批进入美国的,最初集中在加利福尼亚的采矿业中,当时加州矿工中还有智利人、墨西哥人等少数民族。在当时西部那种充满暴力的、无秩序的社会状况下,少数民族不断受到排挤。50年代初的《旧金山编年史》就曾写道:“许多省份的印第安人、西班牙人,还有夏威夷人、日本人、中国人、马来人、鞑靼人和俄国人必须让位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或美国人所不可阻挡的前进洪流”。(注:陈依范:《美国华人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2页。)内心深处的排外情绪、种族主义的痼疾在经济因素的诱发下,发展成为普遍的排外运动。为了拉选票的政客们,迎合人们的心理,利用这一形势,无耻地进行推波助澜,竞相发表煽动性的言论;而只图营利的报刊杂志更不会放过这种扩大销路的好机会,在舆论宣传上造成排外声势。当墨西哥人、智利人等被排挤出加州后,华人就成了首要攻击目标。19世纪后半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全国其它地方选举中势均力敌,加州的选票显得至关重要。为拉拢选票,两党竞相推出排华方案,排华最终由加州向外扩散,成为全国性的运动。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敌视,不能简单地以廉价劳工的论点来解释,美国主流社会对东方劳工与爱尔兰人、斯拉夫人采取不同的反应,也不仅仅是经济的、意识形态和心理上的原因。(注:Alexander Saxton,The Indispensable Enemy: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1971.p.2.)美国排华运动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研究。新材料的发掘、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希望在张庆松博士的这本《美国百年排华内幕》的启示下,进一步把美国排华研究引向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