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我们在学科意义上所讨论的本体论问题,不是对一个学科的合法性根据的追问,而是对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合法性根据的追问。这恰恰是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前提,更确切地说,是前提的前提,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应有的本体论承诺。世界史学科的本体论问题,长期以来处于潜在状态,很少有世界史专业学者自觉地触及这个问题。以布赞和利特尔为代表的英国学派,却在国际学术界较早自觉地涉足了世界史本体论问题。这无疑为建构世界史本体论带来了重大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揭示了史学界在哲学理论上的贫弱。巴勒克拉夫对此早就指出:“历史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对哲学论证抱怀疑态度。他们在工作之前并不事先就自己工作的哲学前提作一番讨论。然而,哲学从前门被赶了出去又总是从窗户飞了回来。”[15]16杜赞奇也曾尖锐地批评说:“历史学可能是唯一一门不关注思考其自身假设的学科,而且可能更是习惯上反对自我检讨的学科。”[16]105史学家对历史哲学理论的拒斥,不但使史学的学科合法性受到置疑,从维柯以来把史学作为一门正当知识和学科的努力将面临最终失败的可能,而且还使人们对历史的态度陷入虚无主义,从而在创造历史的主动权和方向选择上处于自我迷失的危险边缘。正如以赛亚·伯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对前提进行追问,否则,“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17]3-4。在致力于建立世界史的中国学派的今天,对世界史的本体论追问必不可少,也许这将带来一场具有根本性的史学革命。 注释: ①存在是纯粹的抽象;存在者,亦称存有者,则是有规定性的具体。存在是本质,存在者是现象。存在是本体,对存在的反思就是本体论。参见孙正聿:《哲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228页;谢维营等:《本体论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9页;Nicholas Bunnin and Ji-yuan Yu,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Western Philosophy,Malden,Oxford and Carlton:The Blakwell Publishing,2004,p.491. 原文参考文献: [1]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Acharya A and Buzan B.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Perspectives on and beyond Asia,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3]Iannone A P.Dictionary of World Philosoph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4]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5]孙正聿:《哲学观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6]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2期。 [7]高尚涛:《国际关系本体论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6期。 [8]Mann M.Review of Rosenberg's The Empire of Civil Society,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95,46(3):554-555. [9]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Manning P.Navigating World History:Historians Create A Global Past,New York and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 [11]Hughes-Warrington M.Palgrave Advances in World Histories,New York and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5. [1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Christian D.This Fleeting World:An Overview of Human History,Mcneill W H.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Vol.1,Great Barrington: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LLC,2005. [14]Little D.New Contributions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London and New York:Springer,2010. [15]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6]Duara P.Why is History Antitheoretical,Modern China,1998,24(2):105-120. [17]布莱恩·麦基:《思想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