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印章:打捞失落已久的古印度文明 世界史如何通过器物来撰写?正于北京展出并且6月将移师上海的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全球巡展试图对此进行呈现。 全球巡展脱胎自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BBC合作的广播节目《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人类200万年文明史。当时,这档节目即已创下BBC收听纪录。历经4年时间编撰的同名图书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阅读热潮,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中文精装典藏版前不久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 大洪水记录板、霍克森胡椒瓶、海德薇玻璃杯、刘易斯棋子、北美鹿皮地图……大英博物馆用以串起世界史的100件文物,遍布世界五大洲,竭力对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均有所顾及。它们不一定是闻名遐迩的艺术品,也不一定珍稀非常,但每一件都包蕴着充足的历史信息,很多甚至踏准了几个文明之间发生勾连的历史中枢点。它们投影多元文明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平等看待人类曾经存在和当代仍然存在的各种文明,也在启迪人们发现且珍视每种文明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印度河印章,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出土于哈拉帕遗址 大英博物馆此次带来的出土于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其馆藏中数量不在少数。它们用滑石制成,仅有邮票大小,看似不起眼,却意外打捞起了失落已久的印度河文明。 这些印章距今近5000年,雕工精细,刻有美妙的动物图案,似乎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它们中最早的一枚,是1850年代在当时英属印度的哈拉帕附近发现的,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此后半世纪,先后又有3枚类似印章出现。 直到1906年,印度考古所所长马歇尔注意到了这些印章,下令对印章的出土地进行发掘。果然,1922年,考古队在印度河谷下游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古代大型城址,大量类似印章随之出土。尔后,浮出水面的古印度文明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它们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几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同样古老,将古印度历史大幅向远古推移———此前学界认为古印度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开始的。 麦格雷戈援引专家研究透露,当时,古印度的这两座城高度发达,人口均在3万到4万之间,城市呈细致的网格状分布,住宅经过仔细规划,拥有家庭管道系统在内的先进卫生系统,几乎是现代城市规划专家的理想。令人意外的是,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中,人们没有找到当地人曾与敌人交战或受到战争威胁的证据,没找到太多武器,也没找到防御工事。这似乎意味着当地经历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建立文明的方式。 人们揣测,于此出土的大量印章或许也藏着破译印度河文明的密码。印章上除了有动物图案,还有一些符号,有的像矛,有的像盾牌,还有的像火柴人。它们究竟是数字、标志、符号还是语言,迄今人们未能准确辨认,却有理由判断,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而印章上常常出现的孔,则让人揣测它们当年可能被主人随身携带,也很可能用于标识贸易货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