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器物撰写的历史,启迪人们珍惜每种文明的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范昕 参加讨论

下于茨酒壶:代表着欧洲史的全新篇章
    下于茨酒壶,存在于约公元前450年,发现于法国东北部摩泽尔河
    几与帕台农神庙同时期的一对精雕细琢的酒壶,可谓了解早期欧洲中西部社会的关键物品,弥补了这一时期欧洲中西部没有文字留存的遗憾。90年前,这对酒壶被发现于法国东北部的洛林,接近下于茨镇,因而得名下于茨酒壶。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认为,它们的出现代表着欧洲史上尚未被人发现的一段全新篇章。
    即便在今天看来,下于茨酒壶造型之奇特、工艺之纯熟都让人眼前一亮。它们有着尖尖的壶嘴、宽阔的壶肩,壶身往下逐渐变窄,顶部多种动物集聚一处尤为抢眼———弯曲的壶把是一条身形修长的狗,嘴里含着连接壶盖的链子,壶盖两侧也各躺了一条狗,这三条狗都将注意力投向壶嘴一只小鸭子上。这是与地中海沿岸各地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似乎表明当时的欧洲中西部已经具备复杂的金属加工工艺和高超的设计能力。
    这对酒壶所承载的信息还不仅于此。它们所运用的材料其实来自欧洲大陆各地以及地中海沿岸,比如制作酒壶的青铜需要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铜和遥远的西边康沃尔郡的锡,每只酒壶上超过120片珊瑚,极有可能来自地中海。它们所呈现出的独特面目其实也是多种文明的结晶,比如酒壶这种容器形态是生活在意大利北部的人们创造出的,壶底的花样在布列塔尼至巴尔干一带很普遍,壶上也有形状受到古埃及艺术品中棕榈叶的启发。
    在一个豪华墓葬里,下于茨酒壶是与双轮战车、丝绸、鞋帽等许多宴会需要的物品一同出现的。它们还原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日常。从已知的各种信息和考古发掘来看,当时的欧洲中西部尽管没有出现幅员辽阔的帝国和城邦,也没有文字和货币,人们生活在小型社群里,但这里拥有着发达的贸易网络,当地人视野开阔、生活富裕且品位不俗,创造了凯尔特文明。
    仪式性球赛腰带:在古代中美洲,球赛不仅仅是一项竞技
    仪式性球赛腰带,存在于100年至500年,发现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
    发现于墨西哥的这件形似大型石制马蹄铁的展品,不仅看得今天的观众一头雾水,1860年它初到大英博物馆时也曾让研究人员有点懵。据麦格雷戈透露,直到50多年前,研究人员才恍然大悟,这竟然是一根石制腰带,在古代中美洲的球类运动中用于保护臀部。
    当然,这根腰带似乎太重了点,重达40公斤。有专家指出,这样的石制腰带主要是在比赛前的宗教仪式中使用的,象征着比赛中人们真正会使用的腰带———只不过后者都是用不耐久的材料制成的,没能留存至今。它所映射的,更有近2000年前曾在中美洲流行的文化与社会景观,神秘而辉煌的玛雅文明。这才是真正让人大开眼界的。
    当时,比赛用球能够上下左右弹射,所用的材质是颇有弹性的橡胶。这类橡胶球的重量通常在三四公斤到15公斤之间,很沉,而球却需要保持在空中传递,最终落在对方的球场上。球员不能用脚踢、也不能用手或头碰球,而是用膝盖、大腿、肩和肘部触球。因此腰带是必要的护具,一方面要求坚固,能够帮助球员分担橡胶球的重击,另一方面又要求轻巧,让球员在赛场上行动自如。为举办这样的球赛,当地甚至出现了不少专门修建的场地,大多为长方形,部分带有能让球弹回的长斜墙,观众可以坐在顶部观看比赛。
    甚至于,在古代中美洲,球赛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还被更多地用于祭祀,在当地人的信仰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在玛雅文明中被视为地母化身的蟾蜍出现在仪式性球赛腰带外侧,透露出一条重要的线索:腰带上刻的种种动物,可能都是某种大型仪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的。激烈的比赛或许象征着生与死两股巨大力量无穷尽的争斗。
    贝宁饰板:不为人知的平等贸易,揭开非洲文明另一面
    贝宁饰板,存在于1500年至1600年,来自尼日利亚贝宁
    窥见非洲文明,不是只有木乃伊、法老雕像、棺椁等代表的古埃及文明。500多年前,精美程度超出人们的意料的一组贝宁饰板,见证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平等贸易,揭开非洲文明的另一面。
    这组贝宁饰板来自16世纪的贝宁帝国,A3纸大小,以黄铜作为原料,采用深浮雕方式制作。贝宁帝国始建于10世纪,曾经兴盛一时,存在时间长达800年,如今属于尼日利亚地区。贝宁饰板的画面尽显对于贝宁统治者的歌颂,不经意间其实也透露出当时的贝宁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第一批欧洲贸易伙伴的。比如此次大英博物馆带到中国的这块贝宁饰板,总共刻有5人。画面中央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国王,国王两旁则是同样威风凛凛的大臣,穿插在这三位“主人”帽檐之间的,是两位葡萄牙商人,短小精干,神情有些诙谐。
    葡萄牙人是第一批经海路到达西非的欧洲人,并和此后加入商贸竞争的荷兰人、英国人一起源源不断给贝宁带去世界各地的商品,如印度洋的货贝、地中海的珊瑚、远东的布料,也包括贝宁饰板所需的原料黄铜———这来自欧洲。有研究表明,当时贝宁在与西欧的这场经济贸易中其实占据着主动权———黄铜饰板被贝宁严禁出口,仅允许留给统治者使用,它们常常挂在宫墙上,如同壁毯常常出现在欧洲宫廷,而来自贝宁的象牙雕刻却闻名欧洲。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16世纪的贝宁帝国在方方面面均到达鼎盛状态,一点也不逊色于欧洲宫廷,有着清晰、谨严的组织架构。贝宁饰板在专家看来也完全是西非独创的艺术,并未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这些都着实令人意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