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冯雪峰(1903.6.2-1976.1.31),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浙江义乌人赤岸乡神坛村人。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着。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后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54年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患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80年代初,赤岸镇在雪峰原籍神坛村设立冯雪峰故居。 人物生平 1903年6月2日,生于浙江义乌赤岸乡神坛村。 1912年,入邻村私塾读书。 1913年,转入义乌县立小学学习。 1918年,在义乌县立小学高小毕业。 1919年,考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师范科,接受"五四"新思潮。 1921年,因参加反对学监的风潮,被学校当局开除。 1921年秋,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作新诗,加入文学团体晨光社。发表作品《到省议会旁听》、《小诗》。他曾三次寓居虹口、拉摩斯公寓(今四川北路2099号)是其第二寓所、1930年5月鲁迅迁入该公寓,他随即也迁入该公寓2099号地下室。 1922年,与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以"湖畔诗社"的名义合集出版诗集《湖畔》,内收雪峰的诗17首,并加入明天社。 1923年,因家庭困难辍学。同年《春的歌集》出版,内收冯雪峰所作新诗11首。 1924年,进上海中华学艺社当事务员。浙江慈溪县立女子学校代课。 1925年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自修日语。并发表作品新诗《原火》、散文《柳影》。自20年代末起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艺状况。 1926年,首次拜访鲁迅。并发表译作《花子》、《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遭通缉,避难於未名社近三个月。同时发表作品有散文《月灾》、《诗人祭》,译作《新俄文坛的现势漫画解说》、《新俄的曙光期》、《苏俄的二种跳舞剧》及译诗《墓碑铭》。 1928年 2、3月间,离开北京到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工作。7月,回义乌,任城区支部书记。11月,受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到上海。作品有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译作《我们的一团与他》、《妄想》、《枳华集》及译诗《家》。 1929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并成为30年代左翼文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一时期 ,主编或参与编辑《萌芽月刊》、《巴尔底山》、《前哨·文学导报》、《十字街头》等左联机关刊物。继续编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参加了与各色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文学主张的论战。 1929年 迁居景云裏茅盾家中,与鲁迅过从密切。由中共江苏省委恢复组织关系,在上海闸北区委所属第三街道支部过组织生活。并与以前的学生何爱玉结婚。译有作品《流冰》(诗集)、《作家论》、《艺术之社会的基础》、《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论迭更斯》、《科学的社会主义之梗概》、《论法兰西底悲剧与演剧》、《海外文学者会见记》、《现代欧洲艺术及文学底诸流派》、《艺术与社会生活》、《现代法兰西文学上的叛逆与革命》、《文学译论》。 1930年 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为发起人之一。参加"左联"成立大会,会后整理鲁迅在会上所作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迁居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今四川北路北川公寓)地下室。译《艺术社会学之任务及诸问题》、《艺术学者弗理契之事》、《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法兑耶夫底小说》、《论新兴文学》、《现代欧洲无产阶级文学底路》、《现代欧洲的艺术》。 1931年,五烈士牺牲后,他调任为左联党团书记,与鲁迅编辑出版《前哨》,纪念五烈士;他将瞿秋白介绍给鲁迅,促使鲁迅和瞿秋白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帮助丁玲筹办《北斗》月刊。 同年10月,在瞿秋白指导下,起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学新任务》决议,成为此后左联指导性档。一·二八战争爆发,他与鲁迅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等,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文化委员会书、中央上海宣传部干事,江苏省委宣传部长。著有论文《我们同志的死和走狗们的卑劣》、《关於革命的反帝大众文艺的工作》,译文《创作方法论》。 1932年 与鲁迅等人四十馀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参加发起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被选为执行委员。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传部干事。著有《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时代》、《民族革命战争的五月》。 1933 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负责筹备在上海举行的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题的远东反战会议。离开上海去中央革命根据地,随后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苏区党校教务长、副校长,红军大学政治教员等职。著有《致〈文艺新闻〉的一封信》。 1934年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任中央苏区党校副校长。参加长征,任红九团地方工作组副组长。 1935年 任干部团上干队政治教员。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调至陕北党校工作。 1936年,参加东征,任地方工作组组长。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到上海兼管文艺工作,参加了两个口号的论争。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冯雪峰到上海。年底,冯雪峰领导组织了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临委),王尧山(宋书模、路丁)任书记。1936年底,冯雪峰指示王尧山整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有关材料,准备重建上海地下党。为此,组织了一个“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尧山任书记,直接受冯雪峰的领导[2] 。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代表党中央主持鲁迅治丧委员会。为鲁迅代拟《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起草《答徐懋庸并关於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著有《关于鲁迅的地位》、《对于文学运动几个问题的意见》。 1937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暂定由刘晓、冯雪峰和王尧山组成三人团,作为上海党的领导机构。在三人团领导下,成立两个委员会:工人工作委员会,林枫(宋书常)任书记,吴仲超、马纯古为委员;群众团体工作委员会,王尧山任书记。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向潘汉年请假,准备写作以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此後近二年间失去党的组织关系,回义乌。1937年底回故乡从事创作。 1938年,写有关长征的小说,得5万字。 1939年,恢复组织关系,任中共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著有《关于"艺术大众化"》。 1940年,基本完成关於长征的小说初稿《卢代之死》,约50万字,後失落。著有《论典型的创造》、《文艺与政论》、《关於形象》。 1941年,被金华宪兵逮捕,关押于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被囚510天)、徐市集中营(被囚123天)。达两年。 1942年11月,以治病为名保出。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 1943年,为《东南日报》副刊《笔垒》审稿。著有杂文《还好主义》、《利己主义的本质》、《牺牲》、《滚和卷》、《创造力》等;《真实之歌》出版,内收诗39首。 1944年,杂文集《乡风与市风》出版,内收杂文41篇。 1945年,在重庆见到毛泽东。由重庆到上海,寓于上海作家书书屋直至1949年6月。开始写寓言,到上海解放为止,共得七八十篇。杂文集《有进无退》出版,内收杂文30篇。 1946年,在苏联塔斯社上海所属时代出版社任编辑,迄于49年6月。选《真实之歌》中新诗17首,改题为《灵山歌》出版。 1947年,《今寓言》出版,内收46年12月至47年7月所写的寓言65篇。 1948年,《雪峰文集》出版,内选新诗6首,杂文33篇,寓言20篇。 1949年,6月,赴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为华东代表团团长。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为政协第一届委员。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出版,内收寓言一百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先后担任上海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和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作协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主持第二版《鲁迅全集》的出版工作。兼任《文艺创作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任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著有《谈谈杂文》、《思想的才能和文学的才能--鲁迅逝世十四周年》、《鲁迅著作编校和注释的工作方针和计画方案》、《"要在朝鲜怎麼办呢?"》。 195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重新写作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著有电影剧本《上饶集中营》,论文《鲜血记录的历史第一页》、《关于〈鲁迅日记〉影印本》、《党给鲁迅以力量》、《回忆鲁迅》、《怎样读鲁迅的杂文》等。《鲁迅和他少年时代时候的朋友》出版。 1952年 兼任《文艺报》主编。《论文集》(第一卷)出版,内收论文、杂文36篇。选《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之一部分未及刊寓言之一部编成《雪峰寓言》出版。 1953年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后又担任作协党组成员。编辑《瞿秋白文集》并作序迄。开始指导杜鹏程修改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著有新诗《我们的父亲》,论文《关于创作和批评》、《关于语言问题的意见》等。 1954年 由浙江省选为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解除《文艺报》主编的职务,并写检查《检讨我在〈文艺报〉所犯的错误》[8] 。著有《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目前中国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 1955年 被卷入"胡风事件",在党内受到批判、作检讨。 1956年 主持编注新版《鲁迅全集》。《寓言》出版,内已发表寓言70篇,新作一篇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被迫中止公开的文学活动 ,作为普通编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编辑工作 。参加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作协党组扩大会议在对丁、陈进行批判的同时受到批判。被文化部党组定为"右派分子"。选《百喻经故事》中寓言55篇,编为《富翁造三层楼--印度寓言》出版。为《应修人潘漠华选集》写《潘漠华小传》并作序。 1958年 被开除党籍。写《郁达夫生平事略》及《郁达夫著作编目》。 1959年 胃病复发,施行胃切除手术。 1960年 继续编辑《新文学三十年集.短篇小说选》。 1961年 被摘去"右派分子"帽子。未得允许完成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愤而焚稿。 1962年 列席全国政协会议。请创作假从事关於太平天国的长篇小说写作,断断续续写了15年,终未完成。 1963年往广西、湖南、湖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年写旧体诗《塞童》、《探日》、《未深思》。 1965年 参加"四清运动"。 1966年 文革开始受到冲击。写《有关1936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 1967年 被打成“叛徒”。 1969年 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0年 在湖北省丹江口劳动。 1971年 回到北京,安排在鲁迅著作编辑室工作,但只许在家看稿、答疑。 1972年参与《鲁迅日记》的校订。 1973年 作关于鲁迅、左联等问题的谈话。 1974年 开始与孙用合作校订《鲁迅日记》。 1975年 病重。 1976年因肺炎引起并发症,於1月31日上午11时,在首都医院去世,享年73岁。 1979年4 月中共中央为他的错案作出改正决定,恢复党籍和政治名誉。 冯雪峰与丁玲 上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日本是一股潮流,丁玲也动了心。朋友就给她介绍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的冯雪峰。 那是1927年底的事。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他看上去像是一个乡下人。然而他们谈文学,谈时事,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冯雪峰少年成名,在杭州读书时,和应修人、汪静之同为“湖畔”诗人,丁玲第一眼看他就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比他大一岁的诗人这么土,还这么穷,甚至比胡也频还要穷。这些话是丁玲在延安时和美国记者海伦·斯诺说的。但是,一个礼拜后,丁玲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冯雪峰。他告诉海伦·斯诺:“在我的一生中,这是我第一次看上的男人。” 其实冯雪峰的那一点三脚猫日语,是做不了老师的。在日语课上,他们谈论革命和文学。只是丁玲和冯雪峰之间还横着一个胡也频。 1928年初,丁玲做了匪夷所思的决定,他们三人一起去杭州生活一段时间,以便取舍。 在西湖,他们住在葛岭山上14号。房子是冯雪峰找的,是一个独立的院子。这一场柏拉图式的三角恋,两个男人都等着丁玲的抉择。结果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丁玲选择了胡也频。 1985年,丁玲回忆说:“对我来说,情况非常复杂。虽然我深深地爱着另一个男人,但我同胡也频同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彼此都有很深的感情依恋,如果我离开他,他就会自杀,我决定,我不能同我所爱的这个人生活在一起,于是对他说,虽然我们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并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我所爱的,不管他可能离得多远,这个事实决不会改变。我说,因此,我们的爱情必须是‘柏拉图式’的。这个决定使他非常痛苦。我最后不得不拒绝继续看到他,并完全断绝了这种关系。” 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但丁玲心中并没有熄灭她对冯雪峰的热恋,在后来和胡也频一起参加左联活动后,她又与冯雪峰重逢。当胡也频遇害后,冯雪峰来安慰丁玲,爱情重新燃起,她让冯雪峰与妻子离婚,被拒绝了。 1932年,丁玲给冯雪峰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 只愿意永远停留在沉思中,因为这里是占据着你的影子,你的声音,和一切形态,还和你的爱……我想,我只想能够再挨在你身边,不倦的走去,不倦的谈话,像我们曾有过的一样,或者比那个更好,然而,不能够,你为事绊着,你一定有事。我呢,我不敢再扰你,用大的力将自己压在这椅上,想好好的写一点文章,你会更快乐些,可是文章写不下去,心远远飞走了,飞到那些有亮光的白云上,和你紧紧抱在一起,身子也为幸福浮着…… 而此时,冯雪峰不仅已经和他的学生结婚,而且还有了一岁的女儿,他只能理智地对这份感情做冷处理。 对于自己和冯雪峰的感情,丁玲也从未掩饰过。1937年在与斯诺夫人的谈话中,她坦率地说:“我有了一次伟大的罗曼史:我从未同胡也频结婚,虽然我们住在一起,一个朋友的朋友开始来到我们家,他也是一个诗人。他长得很丑,甚至比胡也频还穷。他是一个笨拙的农村型的人,但在我们的许多朋友当中,我认为这个人在文学方面特别有才能。我们在一起谈了很多。在我的整个一生中,这是我第一次爱过的男人……” 在延安时,曾有人问丁玲:最怀念的人是谁?丁玲说:“我最纪念的是也频,而最怀念的是雪峰。” 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丁玲与冯雪峰一起被打成“右派”,经历了人生的逆境。冯雪峰逝世之后,丁玲在回忆录《魍魉世界》中,仍然表达出她对冯雪峰的真诚情感。 1986年2月7日是农历大年初一,距丁玲逝世只剩下二十多天。清晨,丁玲在病榻上迎来她的最后一个春节。丁玲听着街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感叹地说了一句:“雪峰就是这个时候死的。” 人物评价 他从二十年代末就学习鲁迅、熟悉鲁迅、维护鲁迅,是较早、较深地认识到鲁迅对于中国革命、对于革命文化的重要意义的党的负责干部之一。六十年来,风云变幻,冯雪峰同志始终自觉地坚守在这个十分重要的哨位上,一步也没有后退。从冯雪峰同志巍然的身影望去,黄浦江头呼啸而过的警车,长征路上随风飘动的篝火,集中营里凝着血痕的镣铐……错综着,交织成一条曲折崎岖、血迹斑斑的革命道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在领导岗位上还是给关在‘牛棚’里,鲁迅这面光辉的旗帜,他始终高擎着。他承受着高压,拒绝种种诱引,以向历史、向人民负责的严正态度介绍他所了解的鲁迅。他蔑视‘风向’,不看‘行情’,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不愧是鲁迅的忠诚战友和学生,不愧是鲁迅文学事业的‘通人’(许广平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