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热带和温带的部队倒还罢了,而戴着厚重的防寒手套,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执勤的士兵,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气温里,设计师给了他们一个艰难的抉择,要摘掉手套吗?”这样的问题不只发生在枪上。手榴弹袋、挎包、胸挂弹药装具、防毒面具包、水壶、背包、枪械等物品累积起来,一个士兵肩膀上挂的各种肩带可以达到十几条之多。这些带子不但互相干扰,就连喝口水也要把所有的带子都重新调一遍,对那一代老兵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解放军的装具谈不上设计,更没有人体工程学、系统工程学考虑。然而,单兵装具不仅要确保物资携带,还要保证不妨碍士兵的各种动作。“不会在跑动中掉得七零八落,在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又能够准确迅速的拿出来。这并不容易,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人机工程学。”解放军某部军务科长马宝明说。 一位联勤部的军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解放军除了笔直的军姿、高高隆起的胸脯,典型阅兵式的形象深入人心外,战斗着装却五花八门,缺乏统一制式形象,单兵装具也没有军标。“只有人装结合,才是真正的‘唯人论’,也才是以人为本。”在关心部队装备发展的专业人士眼中,部队长期将着力点放在“加强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上,对单兵装具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高科技武器装备需要发展,”马宝明说,“‘大武器’、‘大装备’我们已经追上了,但单兵装备呢?它不仅关系到士兵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战争的结局。”现在也慢慢发生了改变,解放军研发的07式携行装具正在努力解放新一代军人。原本绑在身上的十几条绳子,如今不足五条,王富健手下的新兵们终于不用再忍受“五花大绑”的痛苦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