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死亡螺旋”的魔法 我国某型三角翼战斗机,一直被称为“死亡螺旋”的“失速尾旋”所困扰。战机进入“失速尾旋”,常导致机毁人亡。美、俄在进行这项试飞时曾损失飞机数十架,牺牲飞行员数十名。 为攻克这一重大难题,我国航空专家经过十余年攻关,于1999年初在“三角翼失速尾旋”试飞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然而,谁敢去用自己的生命试验能不能安全着陆呢? 尽管曾在俄罗斯试飞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失速尾旋”证书,“国产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试飞”的首席试飞员、试飞团参谋长李中华和试飞员李存宝仍然格外谨慎。数十公斤的资料被他们翻得滚瓜烂熟--每一架飞机都有着不同的外形和性能,在尾旋中也就有不同的表现,死神夺人性命的花样是无穷的。 万米高空,表速已降至350公里,小时,前舱的李中华收回油门至“慢车”状态,保持飞机无侧滑直线减速平飞,当指针达到220公里/小时,他迅速蹬左舵,一把推杆到底。 战机像是被激怒了的雄狮,机身剧烈抖动,机头突然上仰,飞机向下翻滚起来。李中华和李存宝如骑在狂狮背上一般,突然被抛向空中,头撞向座舱盖,瞬间又弹回座椅上,紧紧抱住驾驶杆的双手,此时似被千斤重物压住一般……“死亡螺旋”来了! 1圈……3圈……后舱的李存宝忍受着数倍于体重的压力和眩晕感,数着翻滚圈数。 “06,改出!”他向前舱发出指令。 李中华全力推杆向中立位置。飞机转过身后又向下偏转,眼疾手快的李中华迅速蹬右舵到底……飞机顺从地摆动着双翼停止了“发怒”。李中华顺势拉动油门,“轰”的一声嘶鸣,飞机改回平飞,重新冲向天际。 他们正在挑战“死亡陷阱”。从“正飞尾旋”到“倒飞尾旋”,他们接近了“死亡陷阱”中最残酷的魔法。 万米高空,飞机已爬升到滚转成倒飞状态。收油门减速,向前猛推杆,飞机机头缓缓下沉,逐渐进入越来越快的加速滚转状态,而李中华和李存宝仍然顽强地进行着操作。终于,在距地面6000米时,飞机冲出了“死亡螺旋”,紧接着发动机一声轰响,飞机又获得了赖以驰骋长空的动力,“死亡螺旋”挑战成功! 1996年8月12日上午10时57分,试飞员杨晓彬(39岁)和领航员唐纯文(45岁)驾驶飞豹战斗机一架,在兴城机场进行海上科目试飞。飞机发生故障,两人坚持将飞机带回,但是飞机失控,在迫降后飞机倒扣,座舱盖被磨掉,两人全部牺牲,现场惨不忍睹,两位烈士上半身已经被磨掉。“我听说是在葫芦岛机场的航X师的机场起飞的歼轰7,因为空中严重故障,造成无法放下起落架。当时在指挥塔台的西飞代表抢过话筒,大喊:“跳伞!飞机我们只要一个月就能生产出来!”后来这句话成了名言,被多次引用。但两名飞行员拒绝跳伞,试图机腹迫降。迫降时未放降落伞。迫降时未完全对准跑道(故障严重无法操纵),机腹滑行一段时间后完全失控并反扣,座舱磨平。两人只有腿部存留。随后半年,该师未放过音乐,气氛非常压抑(本来每天吃饭时放音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