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蒋介石在台湾:败退孤岛蒋介石为何要葬在慈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5月16日,蒋介石为了给部下鼓气,发表了一篇题为《军人魂》的演讲,这篇演讲重弹“革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的老调,声言台湾一旦陷落,他决定以身“殉国”,表面上慷慨激昂、气壮如牛,实质上色厉内荏、胆小如鼠,让人一听就觉得可笑。

在蒋介石的带动下,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宣誓仪式,“宣誓效死,确保台湾”。于是,各级党部也纷纷效尤,进行“宣誓”,发誓“以死保卫台湾”。5月27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说:“台湾是进入战时了!”指出“我们国家实在已到空前未有的危险时期,每个处在这个孤岛上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撤退和逃避的地方”,因此,要求“人人生产,戒除浪费,个个动员,参加战斗”,“保卫大台湾”。

为了“保卫大台湾”,蒋介石下令,沿海加建碉堡防御工事,组织防空演习,组织训练民众。他还指使蒋经国效法日本法西斯的“神风队”故伎,组织“反共敢死队”,整个台湾岛上,闹得沸沸扬扬,鸡犬不宁。然而,危殆中的台湾,却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之外,降临了转机。

1950年6月25日,蒋介石正吃早饭,蒋经国十分欣喜地进来向他报告,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一听,高兴得眼泪直流,这场战争,确实给蒋介石带来了福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保护它在亚洲的利益,建立整个东南亚防御体系,便重新把蒋介石拣回来,将台湾纳入其战略防御体系。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武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蒋介石重新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成为朝鲜战争的受益者。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基于形势的变化,放弃了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蒋介石避免了灭顶之灾,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过了危机。

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后,一心要把权力传给儿子蒋经国,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愿望愈是迫切。还在1950年时,蒋介石就宣布改组国民党方案,决定成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由16名委员组成,40岁的蒋经国跻身其中,为众所瞩目。

但蒋介石知道,蒋经国年纪轻,阅历尚浅,需要在中央决策部门磨炼一段时期,因此,一些重要的部门,仍让一些有能力、可信赖的老一辈人物帮助治理,等告一段落,再让经国取代不迟。他想在这件事上做得冠冕堂皇。但是,对一些不服蒋经国,与蒋经国有隙的人物,蒋介石则坚决除掉。1952年,蒋经国与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发生矛盾。因蒋经国操纵特务,常常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任意捕人,甚至连县、市议员也随意捕拿,吴国桢身为省主席不得不出面干预,造成对立情绪。另外,吴国桢对于蒋经国的特务经费开支,往往不客气地予以拒绝,这样,矛盾越闹越深。蒋介石知道后,“爱子之心,胜于爱民”,在蒋、吴冲突中,态度十分鲜明,坚决站在儿子一边。他甚至派人将吴国桢小汽车的轮子拧松,蓄意谋杀吴。吴国桢一怒而远走美国,在美国写出《上总统书》,公开点出蒋氏父子的名字进行批评。结果,蒋介石为太子除掉了一个劲敌。

不久,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因反对蒋经国在部队设立政工制度,孙蒋矛盾激化。在冲突中,蒋介石再次偏袒儿子,于1954年6月,先撤掉孙立人陆军总司令之职,再借其部下“兵谏”之事,提出“孙立人兵变案”,将孙立人软禁,这样,为蒋经国扫除了又一个强硬的政敌,为蒋经国的顺利升迁扫清了道路。蒋经国的势力一天天膨胀,逐渐控制了岛上各个部门的实际权力。但蒋介石并不急于马上委以重任。行政院长和副总统仍然是陈诚,给外人造成陈诚是蒋介石的接班人的误会。实际上,蒋介石内心自有考虑,他知道陈诚对他是忠心的,不会轻易有非份之想,另外,陈诚的身体不好,肯定只能扮演过场人物的角色,蒋介石看重的,就是陈诚这一身病,他的生命不会有很长时间,因此不会成为蒋经国的障碍。表面上,陈诚是台湾岛上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实际上,“上焉者,处处要请示蒋先生,下焉者,要向经国低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