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皇太极命设伏于高桥大路。逃入杏山城的吴三桂、王朴等,率残部逃出,向宁远奔遁,遭到清军追击,败奔至高桥。吴三桂、王朴恰中皇太极的预算——清军多铎等伏兵四起,阻截前路,追兵蹑后。吴三桂、王朴和众士卒,手足无措,伏兵合力进击,各路溃窜。吴三桂、王朴,仅以身免,逃回宁远。后王朴下狱被杀。 松山激战,历时十天,明军大败,清军获胜,明军被杀53783人,损失马匹7444匹、驼66峰、甲胄9346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数万计,浮尸水面,如乘潮雁鹜,与波上下”(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上)。明军投海死者及丢弃马匹、甲胄数以万计。 尔后,皇太极大规模进兵松山,必欲破城,擒洪总督。松山城内,缺粮短薪:“米粮有限,主客聚食,三月之后,恐不可支。”明朝兵部认为:松山城内,两万士卒,坚守时间,不能久待——“非饿死,则杀死”。 松山被围,断绝外援,情状危急,明方奏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封疆诚岌岌危矣!”(《明清史料》乙编第四本)总兵曹变蛟,为明骁将,曾经转战千里,27昼夜不解盔甲。九月,洪承畴、曹变蛟等尽率城中马步兵,突围失败。十二月,洪承畴以兵6000人,夜冲清军大营。清军还击,斩400余人。明军退入城内,紧闭城门。关内援兵,竟驻宁远,蜷缩城内,不敢前进。洪承畴“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欲遁又未敢成队而出”(蒋良骐《东华录》卷三)。松山明军,坐困城中。 崇德七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松山城内,两万士卒,军民饥困,“阖城食尽”(夏燮《明通鉴》卷八八)。洪承畴派人执密札求援,结果未得粒米寸薪。城中严重缺粮,杀马充饥,后至人相食。朝廷先派顺天巡抚杨绳武督师救承畴,但兵不敢出战;又派副将焦埏赴援,出山海关败没。副将杨振请行,至吕洪山遇伏,军没被俘。清军令杨振往松山说降。接近松山城时,杨振就地向南坐,对从官李禄说道:“为我告城中人坚守,援军即日至矣!”随后,杨振、李禄皆被杀害。时“松山城内,糗(qiǔ)粮罄绝,人皆相食”(《清太宗实录》卷六十)。 松山副将夏承德,不甘坐以待毙,遣人密约降清,许诺为内应。二月十八日夜,清军应约攻城,由南城墙登梯而入,松山城陷落。次日晨,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及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相、曹变蛟、祖大乐等。然后进行全城大搜杀,诛斩明巡抚丘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官员百余人,兵丁3063人等。夏承德部下俘获男妇幼稚3113人,获准免死。清军获甲胄军械15267件,各种火器3273位,金银珠宝15000多件,绸缎衣服等15900有余。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及祖大乐等送往沈阳,将松山城夷为平地。 攻破松山城后,清军集中打锦州城。此时锦州城也没有吃的,也是杀人相食,祖大寿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剃发投降。这是祖大寿第二次降清。 这一战后,明朝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清八旗的铁蹄离山海关越来越近。松山之战,可视为清军对明军的最后一战(不包括对南明作战)。此役中,明朝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关外诸险隘全部落入敌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