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市长书写新历史 陈李婉若毅然参加市议员竞选,已在当时当地开了华人参政风气之先。时隔不久,她更上一层楼。根据美国地方法律,陈李婉若于1983年11月作为民选得票最高的市议员出任蒙特利市公园市市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了美国和美国华人社会。在陈李婉若就职那天,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华盛顿邮报》等众多新闻媒介的记者都争相来采访和报道这一堪称“破天荒”的事件。华人过海移民,来异国求职谋生,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争得立锥之地已属不易,而今一名看似纤弱的华裔女子,却成为全美有史以来首位华裔女市长,这对美国和海外华人参政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许多华人对陈李婉若说:“你帮我们争了一口气,争得了好大的面子。” 陈李婉若勇闯美国政坛的初衷,就是要为华人争光、争气,以自己的才华,为她居住的城市居民造福。在她担任市议员和市长之后,就以女性的坚韧和男性的果敢,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市长任期之内,陈李婉若向州政府争取到了经费,为蒙特利公园市建造了唯一的一所大会场;又整修了市内两条主要道路,改善了市容,并建立了全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使老人可以免费乘车;她多次呼吁,四处游说,终于将影响市容和市民健康的垃圾积物场搬迁,使得邻近的几个城市都能享有较高品质的空气和饮水。 在为全市民众服务的同时,陈李婉若在她担任议员和市长期间,还为增进华人与非华人之间的谅解和合作,维护华人的权益做了很多工作,从而赢得了选民的尊敬,也改变了市政府工作人员对华人的看法。正是由于她的努力,市政府的公报开始增出中文版,市政府开始聘请华人当警察和公务人员,她还督促图书馆大量增加亚洲语文的报刊书籍,并在图书馆内成立教授英文的组织,市政府办的电视台也增设了一个教华人学英语的节目,使新抵美国的中国新移民,能够得到免费学习英语的机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她使蒙市成功地成为奥运会的赛场之一,并以市长的身份,欢迎大陆赴美的奥运会代表团。 不过,既然有志在美国当市长,当然会遇到美国式的麻烦。蒙市是一个华裔和西班牙人、墨西哥人以及白人和亚洲民族的混居地。上世纪80年代,华人移民大量涌入。由于华商置地建商场收购了白人的一家加油站,而引起了白人被“侵占”的强烈不安和不满,致使白人高竖标语驱逐华人;继而发生的市政府为当地英文报纸加设华文增页,导致报社遭人投掷燃烧弹事件;还有市政府反对英文独尊,允许商店设立中英文对照招牌的行动,都使反华之声愈演愈烈,不仅给华裔移民构成了威胁,也对市长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娇弱的女市长奋起反击,公开抗议有人蓄意挑起族裔争执,以法律控告白人的侵权和种族歧视行为。这场诉讼至1985年终以陈李婉若胜诉而结束。为表彰陈李婉若在这场西部风暴中的坚定无畏,亚洲太平洋妇女连线组织曾授予她“女斗士奖”。 在陈李婉若与全市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蒙特利公园市的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一个以华人和亚裔移民为主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具有多元文化的新兴的现代化城市。1984年,原本默默无闻的蒙市在与其他州的数百个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当年“全美模范城市”的荣誉,陈李婉若也因此被誉为“改写南加州历史的华裔女市长”。美国一些大学将蒙特利公园市的发展模式写入了教科书,并提到华裔女市长对这座城市的杰出管理,美国的《今日美国》《世界日报》等有影响的报刊不止一次地指出:“也许没有她的卓越领导和倾心倾力的工作,这个城市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