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20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名称:巨鹿之战 地点: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时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参战方: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秦军 结果: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秦军余部投降 参战方兵力:秦军约40万、诸侯义军约20万 主要指挥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 战争起因:秦末农民起义 导火线:秦军攻赵,诸侯救援 战争性质:秦军主力与各路救赵起义军总决战 约法三章 鸿门宴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 暗渡陈仓 楚汉战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名称:楚汉之争(楚汉战争、楚汉争霸等) 地点:今陕西、河南、江苏、河北、北京、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地 时间: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 参战方:楚、汉、九江、雍、塞、翟、韩、魏、代、赵、齐、衡山等 结果:汉王刘邦胜利,建立汉朝 主要指挥官:项羽、范增、刘邦、韩信、陈馀等 历史背景:秦朝灭亡,项羽分封天下 导火线:项羽改封刘邦到汉中为汉王 战争目的: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 政治口号:还复关中,汉王为义帝发丧 决定性战役:暗渡陈仓、井陉之战、垓下之战 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