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汉朝历史事件 汉朝重大历史事件介绍(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名称:垓下之战

地点: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

时间: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境内、一说在河南鹿邑县)

参战方:汉军、楚军

结果:汉军胜利,项羽自杀

参战方兵力:汉联军约五十余万、楚军十余万

伤亡情况:汉军约伤亡数万、斩首楚军八万

主要指挥官:刘邦、韩信、英布、项羽

西汉

郡国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后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对立,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名称:白登之围

地点: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

时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

参战方:西汉、匈奴

结果:匈奴围困汉军七日,议和后撤军

参战方兵力:西汉32万、匈奴40万

伤亡情况:不明

主要指挥官:刘邦、冒顿单于、韩王信

和亲匈奴

消灭异姓王

前203年十二月项羽败亡,次年汉王刘邦称帝后,消除异姓王的战争。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后解决了解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相国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异姓王中唯有长沙王吴臣因势小不构成威胁而得以保存。

吕后称制

指西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执政。吕后名雉,山阳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高帝五年(前 202)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过程中起过很大作用。刘邦生前嫌太子刘盈柔弱,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果。刘邦死后,刘盈继位,是为惠帝。吕后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她又毒死赵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后临朝执政八年。她继续推行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先后废除秦以来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减田租,奖励农耕,放宽对商人的限制等等。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吕后临朝称制后,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吕后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翦灭。西汉朝廷大权复归刘氏集团,代王刘恒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吕后去世后,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