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国共抗战时期 中国其他党派的抗战活动与贡献(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24年4月,已经在德国、比利时、法国里昂等地建立支部,发展党员60多人的青年党,在巴黎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被称为“青年党三巨头”其二的曾琦、李璜便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一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青年党总部由巴黎迁至上海,1926年召开第一全国代表大会,“三巨头”另一位左舜生成为中央常务委员。其时,青年党党员数激增,在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安徽、山西、山东、江西等省和上海、武汉等城市陆续成立了二三十个团体,并先后建立党部。1929年,在上海创办了“党校”——行知学院。而宣传其国家主义主张和募集资金的实体,便有上海的大陆书店、爱文书店,成都的国魂书店,重庆的肇文书店,沈阳的长城书店等。当时青年党的具体党员数,尚未见有资料,但从1947年时,湖南的青年党员达20000多人,预备党员10000多人,而湖南青年党党务在全国仅排第五来看,抗战时期的青年党员数绝不会少。而因为青年党在东北和四川活动颇得力,所以很多地方实力人物被囊括入党,如东北军入关后,天津市长、东北军炮兵司令、北平教育局长等,均是青年党党员,四川“其组织之庞大,党员之众多,与地方实力之雄厚,皆为不可否认之事实”。
     相对而言,其他中间党派不但成立时间较青年党为晚,而且组织规模无一能与之相比。青年党对于抗战时期的政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抗战期间四川实力派与国民党、共产党的交往、沟通,往往需要青年党居中牵线便可看出。
     以“国家主义”为信仰的青年党,一向强调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面对着国家空前的危机,表现出来的,是难得的相忍为国的精神。
     在青年党创立之初,便以“反共”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而对于国民党,也因为其曾经联俄容共,后又一党专政而大加反对。因此在共产党眼里,是“最反动势力的结晶”,在国民党眼中,则是“少数无耻文蠹,思想封建,行为卑劣之反革命集团”,“鲜有知其为祸亦不减于共产党者”。可说都是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共两党都还没有提到停止党争,团结御辱的时候,青年党领风气之先,提出“国事至此,一切政见异同已成次要之问题,当前急务,惟如何团结全国已涣散之人心,共临大敌”。10月3日,在青年党机关刊物《民生周报》上发表《我们的主张》,慷慨言道:“我们很诚恳地忠实宣言,我们目前的忧虑,只有国难;我们的仇人,只是日本。我们在内政上一切政治主张,政治成见,都愿意牺牲。”在国民政府及国民党尚未对此做出回应的时候,便提出“(一)停止对国民党之革命活动;(二)停止对国民党之攻击言论”。而对于原本“反共必须彻底,不可再事敷衍”的共产党,也改变了方针,将“外抗强权”的目标从苏联改为日本,将“内除国贼”的目标从共产党改为汉奸卖国贼。
     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外敌入侵而内争不止的范例。放弃自己的主张,主动愿意与斗争多年的敌人携手,无论如何都值得肯定。
     有着较大组织以及相当政治军事实力的青年党,如果仅仅将抗战停留在口头上,很自然会让人想到“保存实力”。所幸,身为国家主义者,他们并非口是心非。
     为叙述方便,以南北两方作简要介绍。
     南方:
     1931 年10 月, 左舜生和陈启天在上海组织“抗日急进会”, 开展抗日活动。12 月, 李璜、左舜生、陈启天等与熊希龄、马相伯、沈钧儒、黄炎培等组织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 驻守上海闸北的是青年党员翁照垣指挥的十九路军第156 旅。元月28日夜,军部命令翁照垣将防地移交宪兵团,由于民众挽留换防阻滞。不料驻沪日军发动突然袭击。翁照垣不待军命,奋起抗击,尔后转守吴淞,浴血奋战,蜚声中外。《申报》报道翁事迹时,称赞为“富于谋略, 勇敢过人”。2月17日,章太炎在《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文中说:“旅长翁照垣直前要之,敌大溃,杀伤过当。自清光绪以来,与日本三遇,未有大捷如今者也……”中国青年党还组织了铁血军(又称义勇军铁血团), 由戴天人率领开赴淞沪前线,受翁照垣指挥,参加保卫吴淞的战斗,在潘家宅战斗中有4人战死。
     北方:
     1932 年4 月, 李璜受青年党中央派遣, 携各方人士捐献的14 万元巨款到北方, 专门负责组织和支援东北义勇军。他在天津设立中国青年党抗日义勇军总部, 由原张学良秘书王捷侠、原东北讲武堂政治教官王尧(竖心旁)庐和王师曾3 位青年党员组织野战抗日会, 王捷侠任总指挥, 分头活动。王捷侠率120 余名青年党员到热河, 与马占山余部联络, 并打出了“热河抗日义勇军第八梯团”的旗号, 其队伍在保卫热河的战斗中损失过半。
     同时,青年党参与发起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青年党员、东北大学教授霍维周当选为该会常委兼政治部副部长。救国会组织了东北学生军, 由青年党员苗可秀任大队长。
     进入东北参加抗日活动的青年党员人数众多,据载有2000余人。其中很多是加入东北义勇军。仅牺牲在白山黑水的青年党员就达700余人,其中以苗可秀最为杰出。
     1932 年7 月, 苗可秀奉救国会命令出关,到辽东加入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 深得邓铁梅器重, 被委以总参议要职, 并主持军官学校。1934 年2 月, 苗可秀组织少年铁血军, 提出“爱护老百姓, 唤醒伪满军, 团结义勇军, 打倒日本人”口号, 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 日军井上中将惊为“神军”。同年5 月邓铁梅被捕殉国后, 苗可秀整顿自卫军余部, 继续坚持战斗。1935 年6 月, 苗可秀在战斗中负伤被俘, 拒绝日寇诱降, 于7 月25日在凤凰城殉国,年仅29 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