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这一去令赵氏极度失望。生性刚强的赵氏,决定与张作霖决裂,不依靠娘家的贴补,自己靠给人缝缝补补的微薄收入,与女儿首芳持家度日。忽一日,一个远亲来到赵家哭求,张作霖所在的董大虎绺子将亲戚家一位少妇绑了票,因为交不上赎金对方声言即将“撕票”,看管肉票的“水箱”竟是张作霖。 赵氏决定亲自抱着刚满月的孩子上山去见到张作霖,见面后又哭又骂,生性暴躁的张作霖,看着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妻子,感动与妻子刚强坚韧性格,被骂得只是低头不语,深深愧疚,最后不顾董大虎的反对将肉票无条件开释。 事后赵氏留在了一张作霖身边。从此这个女人牵着这个生性桀骜不驯的男人的手,以贤良温柔不失刚强的智慧,走上了闯荡天下的征途。 ![]() 在赵氏陪伴身边的日子,张作霖对赵氏畏惧三分,加上赵氏无时无刻的归劝,张作霖有了很大的改变。最终,张作霖在对待“女票”问题上与匪首董大虎反目。拉着自己几个患难与共的汤玉麟、张作相等令立山头。此后,赵氏索性嫁鸡随鸡,与张作霖奔波与北镇、广宁、黑山、彰武一带的深山密林中。 1900年,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社会动荡进一步加深,各地乡绅地主为了保命、保财纷纷组织“保安队”,外御沙俄内消匪患。张作霖在赵氏的力劝下,回到了他们结婚成家的赵家庙村。在赵家庙期间,张作霖在赵氏的影响下,多行善举,声望日高,也与各种匪股和沙俄军队积怨日深,终于受到了一股被沙俄收买的匪股金寿山的报复。 这次惨烈的交战中,张作霖险些丧命,身怀张学良的赵氏在张作霖的掩护下,带着女儿张首芳逃出重围,不久在赵氏堂侄赵明德家中生下了张学良。这次在历史上毫不起眼的冲突,差点使影响中国历史的两位重要人物(张作霖父子)的陨命。 赵氏与张作霖结发乱世,共同患难,却难以共享荣华。38岁华年便郁郁而殁! 1901年农历4月17日赵氏在离乱中生下张学良,再次见到张作霖已是1902年。此时的赵氏与张作霖如一对“绿林鸳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在赵氏的影响下,张作霖逐渐不满足于给地方士绅看家护院,正谋划着归顺朝廷的“大计”,最终通过劫持奉天将军增祺的沈姨太(这段情况在引子中有叙述),实现了“朝廷招抚”的目的。 由于赵氏见的深远,心地善良,不仅在家庭里,就是在张作霖的兄弟们之间也深得信任,这对于实现张作霖发迹的梦想极其有利,因此张作霖对赵氏几乎是百依百顺。 张作霖在驻防新民期间,赵氏经常当张作霖与几位磕头兄弟矛盾的和解人。张作霖自从混迹绿林,虽然善于结交朋友,也时常因为性情暴躁出口伤人,即使是与同甘共苦的兄弟张景惠、张作相和汤玉麟口角也时常发生,甚至发生过激烈的火拼。每到此时,赵氏便主动出面,三言两语便使矛盾化解。张作霖手下的这些兄弟有时就在私下里感慨:“嫂子真是贤德,多少大事都多亏了嫂子啊!”张作霖也曾经说:“今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们信得过的大嫂。只要她答应的事情,我没有不同意的。” 1908年张作霖因出身胡匪,一直不得赏识,一度萌生重返绿林的想法,伴随张作霖流落辽北的赵氏,深明大义,苦苦想劝,才打消了张作霖的念头。知晓内情的张惠景曾感叹说:“当年如果没有赵夫人开导,也许张作霖一赌气就回辽西当土匪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