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更主要的是,《三国志》是陈寿私人著史,并不是朝廷组织的“国家写作班子”,他也没有工资可领。私人写史的一大问题,就是史料占有不足,甚至很困难,特别是一些官方资料是很难看到了。所以,《三国志》上没有史书中必有的“志”,对三国的典章制度没有交代。当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所以,陈寿在写作这两国历史上就很方便,资料也多。蜀汉的历史,是他自己国家的历史,却写得最简单,重要的人和事都没有写,或是简单提提,这便反映了陈寿著史的困难,没有资料,巧女难不无米之炊。
    
    网络配图
    南朝皇帝令裴松之作补注
    《三国志》除了借用史料不足,陈寿的写作也受到主观的影响,对于已灭亡的曹魏,陈寿下笔很实在,如对曹操父亲的出生,搞不清就搞不清,老实交代“莫能审其(曹蒿)生出本末”,而不像《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那样,妄说“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少帝曹芳是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生父也搞不清,便直言“宫省事密,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写魏文帝曹丕生母出生,把她娼妓出生的历史都点出来了:“武宣卞皇后,琅琊开阳人,本倡家。”
    但对司马晋室,则多有曲笔、回护,就要“为尊者讳”,陈寿有掩盖历史、替司马氏美言的的嫌疑。
    由于有的史实写得不清,给后世学者研讨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连皇帝也不能容忍。到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因《三国志》太简单,欲言又止,看不明白,遂命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为之作补注,通俗来说就是给陈寿擦屁股。
    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南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过程中,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多达150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竟然超过原文的三倍。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
    因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而在当代家喻户晓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给予如下评述——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
    从纪昀的评述,可以陈寿《三国志》漏写了多少史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