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陨落 至于收复功臣徐树铮将军的下场,则是无此凄惨,令人惋惜。1924年底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徐获得自由,被任命为考察欧美日各国政治专使。1925年,考察回国的徐树铮被“三姓家奴”冯玉祥逮捕(徐树铮曾枪杀过冯的恩主陆建章,陆以滥杀闻名,死有余辜,而冯杀徐则完全属于公报私仇),旋遭枪杀,英年43岁。 徐树铮被杀的噩耗传出后,段祺瑞为之失声痛哭,连连哀叹“断我股肱,断我股肱”;前大总统徐世昌挽以联曰:道路传闻遭兵劫,每谓时艰惜将才!前清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亦挽联云:语谶无端,听大江东去歌残,忽然感流不尽英雄血;边才正亟,叹蒲海西顾事大,从何处更得此龙虎人。 附:徐树铮小传 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号铁栅,自号则林。江苏省萧县官桥镇醴泉村人,自幼聪颖过人,才气横溢。3岁识字,7 岁能诗,13 岁中秀才,17 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弃文就武到济南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陈述经武之道,未得赏识。后被荐为段祺瑞记室。光绪三十一年由段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学成回国,先后任段祺瑞军事参谋、总参谋等职。 民国初年,徐树铮位居要津,叱咤风云。先后任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将军府事务厅长,民国三年(1914 年)5月,徐树铮任陆军部次长,年仅34 岁,为次长中最年轻者。袁世凯帝制失败,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徐树铮复任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在府院之争中,他同内务部长孙洪伊被先后革职。张勋复辟后,徐随段讨张,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复任总理兼陆军总长,徐树铮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升为上将。在冯段之争中,徐为段穿梭奔波,他一方面假参加欧战之名,向日借巨款,编“参战军”,为段扩兵争雄;一方面组织“安福俱乐部”,包办选举,成立安福国会,以强固段之政权。 徐树铮之墓 民国八年(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历经5个月的周旋,外蒙取消自治,孙中山电贺其成就可与傅介子、班超相比。民国九年(1920年),直皖两系军阀斗争激烈,他被免职,任远威将军,留北京代职。直皖战后,段祺瑞下台,他被指控为“十大祸首”之最通缉拿办,借日本使馆之助逃到天津,后潜入上海英租界内匿居。 民国十年(1921年),孙中山以非常大总统名义在桂林组织大本营,计划北伐讨直。此时直奉两系矛盾日趋尖锐,孙中山联合段祺瑞、张作霖组成三角同盟。徐树铮代表段祺瑞于次年初赴桂林与孙中山晤谈,主张孙、段、张三方联合成立全国政权,反对直系军阀政府。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盘距在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夺取被浙江的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的上海,爆发了江浙战争。徐树铮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皖系失败,他在租界的寓所里被支持直系军阀的英国人拘捕,并强迫他乘英轮去欧洲。在途经香港时,直奉战争结束,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徐获得自由,被任命为考察欧美日本各国政治专使。遂率考察团15人,先后考察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等12 个国家。在考察法国期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树铮电致挽联。 民国十四年(1925年)12 月11 日,徐树铮考察结束回到上海。段祺瑞以京津局面混乱电嘱其暂缓赴京,但他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即赴京。复命后,于12 月19 日晚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途经京津间廊坊车站,被冯玉祥部杀害,时年四十有五。翌年,归葬故里,有《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著作传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