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考释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中州学刊》2013年2期 李玉洁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在夏王朝471年的历史上,其都城曾经有过十次迁徙。夏朝十次所迁之都,河南开封老丘是最重要的一个都城。自帝杼五年迁都老丘之后,夏王朝有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六世、经历221年,都定都在老丘。如果除掉夏王朝自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60余年,再除掉大禹“公天下”执政的45年;那么夏王朝471年的历史,仅以老丘为国都就有221年。夏王的其他9个国都一共105年,由此可见老丘在夏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定都老丘时期,夏人征伐东海及三寿,势力达于东海边,东方的夷人开始朝拜夏王朝。夏人的势力向东南可达闽越,西南达今河南南阳方城地区,向西可达天水、兰州一带。帝胤甲把国都从老丘迁到西河,从此夏王朝由盛而衰,进入了衰败时期。老丘是夏王朝最重要、建都时间最长的国都。定都老丘时期,夏王朝走上鼎盛。
    关 键 词:夏人“十迁” 夏都老丘 夏朝国都
    作者简介:李玉洁,女,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王朝曾被认为是传说时代,但是随着考古材料的丰富,20世纪50年代已被学术界认可,夏王朝被列入中国正史。近年来对夏代考古材料研究较多,但对文献材料研究仍然不够。或者有些材料仍未被学界所承认。笔者对夏代有关史料进行梳理,认为夏王朝时期曾经有过十次迁都,而在夏王朝所居的都城中,以河南开封老丘为夏都的时间最长。在老丘,夏王朝走上了鼎盛时期。本文拟对夏人“十迁”及夏都老丘进行研究,以正于学术界的同仁。
    一、夏人“十迁”考释
    由于部落冲突斗争、或者自然灾害的侵袭,古人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古帝王的都城是经常迁徙的。如商王朝有“前八后五”之说,即商王朝建国之前,有八次迁徙,建国之后又有五次迁都。夏王朝自夏后禹建国,也有很多的迁徙,仅就古籍记载就有十次之多。阳城是夏王朝的第一个国都。《古本竹书纪年?夏纪》云:“禹都阳城”。①《史记?夏本纪》记载,“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氏。”②阳城当是夏王朝的第一个都城。然而阳城何处?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今本竹书纪年》卷上云:“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③也就是说,夏禹最早是居住在“冀”。“冀州”上古时期指的是晋南。《尚书?禹贡》:“冀州”孔颖达疏:“冀州,帝都。”“壶口治,梁及岐。”孔安国传云:“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从东循山治水而西。”④《汉书?地理志上》云:“冀州既载”。颜师古曰:“两河间曰冀州。载,始也。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自冀州始也。”⑤因此,禹所居之冀,即阳城,当在晋南。
    《史记?夏本纪》云:“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也……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也。”平阳、安邑、晋阳皆在老河东地区。《左传?定公四年》载唐叔“封于夏虚,启以夏政”⑥。古代帝王之都的遗址称“虚”。杜注云:“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亦因夏风俗,开用其政。”《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云:“夏都,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虚。”阳城在夏虚,即晋南安邑地区。
    夏后禹再迁阳城。为了避开舜的旧势力的控制,夏后禹于是把都城阳城迁到雒邑,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逸周书?度邑解》:“自洛禭延于伊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⑦“有夏之居”在河南洛阳一带,伊、洛二水之间。《国语?周语上》云:“昔伊洛竭而夏亡。”韦昭注曰:“禹都阳城,伊洛所近也。”⑧《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
    1976年在河南登封告城镇东北面发现了一座春秋至汉代的古城遗址。其中出土的陶豆等器物上有“阳城”、“阳城仓器”字样的陶文,证明了该城址就是春秋至汉代的阳城。地下出土实物与文献材料对照,表明“禹都阳城”可能就在附近。登封告成镇发现的阳城,当是夏禹从晋南迁到河南之后,把新的都城仍名为阳城之地。
    夏后禹三迁阳翟。《汉书?地理志上》说:“颍川郡阳翟,夏禹国。”这个记载说明大禹的都城曾经迁徙到阳翟。《史记?夏本纪》亦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夏台,又名钧台,即阳翟。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左传?昭公四年》云:“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也。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夏后启曾在阳翟钧台宴飨诸侯,阳翟当是夏后禹、后启的国都,是夏人三迁之都。《后汉书?郡国志》云:“阳翟,禹所都,有钧台。”刘昭注:“晋《地道记》云:去雒阳二百八十六里,属河南。”⑨
    太康四迁斟寻。《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斟寻,在今巩义市西南,当是夏后太康的都城。
    夏后启一代,到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并且曾一度丧失政权,史称“太康失国”。《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夏朝德衰,而后羿自鉏(或说在今河南滑县)迁于穷石(约今洛阳市南)。羿在穷石灭了夏朝,夺取了夏的国家政权。《史纪?夏本纪》云:“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禭,作五子之歌。”夏的政权一度为羿所夺。
    羿,又称“有穷后羿”,“后”即是君,是东夷有穷氏部族的酋长,善射,有“羿射九日”的传说。后羿夺去了夏人的政权之后,亦是以斟寻为国都。后羿自恃善射,不理政事,不用贤人,而用寒浞为相,寒浞又杀了后羿。夏的一个贤臣靡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附近)部落。靡自有鬲氏起兵,又重新召集夏与后羿二国之余民,灭掉寒浞,而立太康的后代少康。少康由是恢复夏王朝。关于少康复国的史迹,《史记?吴世家》记载云:“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少康得到有虞氏的帮助,聚集夏民众,建立了政权机构,遂灭有过氏,从而恢复了夏王朝,这就是旧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
    夏后相五迁商丘。《古本竹书纪年》云:“帝相即位,处商丘。”商丘成为夏朝的第五个都城,当是在夏王朝被后羿取代政权之后,夏少康逃到豫东商丘。商丘也可称为国都。
    夏后相六迁斟灌。《汲冢古文》云:“相居斟灌。”《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相九年,“相居于斟灌”。《括地志》云:“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时相与羿居商丘。羿既见杀,故相出居斟灌也。”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三云:“《汲冢书》有之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相居斟灌。盖太康失邦,而奔斟寻,相奔斟灌。初斟寻故国在河南,羿遣胤侯伐之,乃弃国而保平寿。此所为斟寻有二城欤?不然斟寻未灭,羿安得而居之,相之所居在东郡灌,而北海复有灌亭,亦类是也。”⑩夏后相先逃到商丘,再逃至斟灌,当与其居无定所有关。夏人为了避讳其逃亡,国家无王的尴尬局面,把商丘、斟灌以认为是国都。
    夏少康七迁原。“少康中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少康十八年,迁于原。二十一年,陟。”原,徐文靖《竹书统笺》卷三引“《郡国志》云:河内轵县有原乡。《左传》杜注:沁水西北有原城,盖少康自夏邑迁原也。”(11)即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少康迁原之后三年死去。
    夏后杼八迁老丘。《竹书纪年》云:“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宁,即杼;老丘,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引《彚纂》“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12)老丘在今开封市东北的陈留杜良乡一带。开封陈留一带,是大禹母族所居之地。《史记?夏本纪》“按《系本》鲧取有莘氏女。”司马贞《索隐》云:“按《系本》鲧取有莘氏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有莘氏女生禹。有莘氏,在今开封陈留东北。莘国,姒姓,也是夏禹之姓。古莘国在今开封陈留。老丘当是禹的母族所在之地,也是夏后禹的发祥地之一。
    夏后厪九迁西河。《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厪(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夏桀十迁斟寻。《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帝癸(一名发),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寻。”帝癸,即夏桀,又迁都于斟寻。
    由上述可见。夏王朝一迁阳城(山西),二迁阳城(河南),三迁阳翟,四迁斟寻,五迁商丘,六迁斟灌,七迁原,八迁老丘,九迁西河,十迁斟寻。夏王朝经历471年的历史,共有十次迁都。
    夏王朝的迁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部族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是重要的原因,如夏后禹把都城一迁、再迁,从晋南阳城,迁到今豫西的阳城,又迁到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又如夏部族与后羿部族的斗争,夏部族与寒浞部族的斗争,使得夏部族整整60多年居无定所,不得安宁,其实夏王朝是处于“无王”时期;其都城也是迁斟寻、迁商丘、迁斟灌、迁原等。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夏人迁徙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汲冢纪年》云:“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也就是说,在“十日并出”这年,胤甲就死去了。以后不到十年光景,夏人就迁都斟寻了;由于河西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得夏人又一次的迁都。从对夏人十次迁都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开封老丘在夏史中时间最长的国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